第三卷 登堂入世 第九章 丹元大會(1 / 2)

第三卷 登堂入世 第九章 丹元大會

容輝得封“真人”,趙、宋兩家紛紛派使者送上禮品和賀帖,容霜則親自山上來賀。她如今是陳淩雲的正室,又為陳家生了長子。眾人待她,又多了幾分恭敬。

一家人在“紫薇閣”吃過晚飯,自有一番熱鬧。席罷又聚到西梢間大炕上喝茶說話,一直說到李蕃寧打瞌睡才散。容霜住回了原來住處,容輝則歇回了正院後屋。

翌日,容輝清晨練拳,卯正才出後門,去“紫薇閣”請安。他穿了件天青色繭綢直裰,仍然戴了竹冠,信步慢行。天色未明,樹蔭搖曳,晦明變化之間,別成一番景致。眼見走到一處岔路,忽間路邊有道倩影,青衣長裙,閑適自然,眼睛一亮。走上前去,竟是容霜。

她用束發金環紮了個墜馬髻,穿了件青綢半臂,天青色馬麵長裙,看見容輝過來,斂衽行禮:“二哥,早上好!”

“二妹是在等我?”容輝見她有話要說,伸手請向一側,直言不諱:“妹妹有什麼事,直接說吧!”

容霜走出兩步後,抿了抿嘴,試探著說:“我聽說二哥要解散三國內的兵士?”

容輝恍然大悟,點頭肯定:“是啊,普通兵士在修真者麵前不堪一擊,不如裁撤。況且福地內隻準設一衛戰修,優生劣汰,有什麼問題嗎?”

“可這麼大的地方,這麼多人,隻靠五千人,哪裏維持的過來?”容霜得了囑咐,據理力爭:“萬一再碰到像楊家那樣不講理的,我們隻有一衛人,怎麼敵得過?還請二哥三思……”

“這個你放心。”容輝看出她的來意,主動解釋:“咱現在是朝廷封的‘真人’,有朝廷一天,就沒人敢舉兵壓境。哪天朝廷不頂用了,天下要亂了,咱也不是吃素的。我這一衛人,是常設戰衛,專接朝廷旨意。無兵部令旨,不得出福地半步。三國各部兵馬裁剪以後,要麼充作衙役,巡街守夜。要麼歸入各府,充作護院。”

“這……”容霜覺得不妥,又說不出來,試著問容輝:“各國軍隊,能保留嗎?”

“昔年白馬之盟,非宗室而王,天下共擊之。以前可說是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當今帝君仁慈,尚不追究。”容輝輕哼一聲,正色告誡:“如今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你要讓我冒天大之大不韙?”

容霜嚇了一跳,失聲辯解:“我不是那個意思……”

“天子之田方千裏,公侯田方百裏,伯七十裏,子男五十裏。”容輝引經據典,緩緩地說:“我會找靈山外三處最好的靈脈,劃一千裏地界,安置三家。各國公侯,百裏。伯,七十裏。上繳鐵卷後,劃分靈脈安置。以後,他們就是福地內的修真家族,不再是凡人公卿。”

“這……”容霜覺得那些公卿該高興壞了,可堂堂一國之主,一夜間成了孤家寡人,怎麼想怎麼不舒服。

容輝見她不太樂意,不由好笑:“君子之澤,五世而止。能這樣,就知足吧!你出去了才知道,外麵有多少人想要一處靈脈修煉而不得。要不然,他們也不會進來滋事。”

“我們家小姑子也是這麼說的,我回去跟夫君商量……”容霜點了點頭,很是沮喪。見天色漸亮,連忙轉移話題:“該去給母親請安了,我們這邊走吧!”說著伸手請向一條岔路。容輝從善如流,同往“紫薇閣”去。

容霜吃完早飯後,獨自乘法器回了陳都。容輝直接去了書房,讓嚴良拿靈脈輿圖出來,先劃了三片最好的靈脈給三位親家,又讓他著手操辦此時。

書房後屋的大畫桌前,嚴良見容輝雷厲風行,驚得目瞪口呆。等他把一連串事情布置完後,才汲汲勸諫:“這樣亂行分封,遺禍無窮……”

容輝見他輕整衣襟袍袖,作勢長篇大論,連忙打斷:“得得得……那靈脈放在那裏,就像是咱福地上的柱子。隻要有他們撐著,再大的風浪咱也不怕。要是隻靠這三股隻會溜須拍馬的朝廷,咱還是哪涼快哪呆著去吧!”又囑咐嚴良:“你看這圖上,光點亮的靈氣足,光點暗的靈氣疏。等人來了,讓公卿們自己選,選了就按血手印。”交代完後,回了正院盝頂書房。隨手拿了本隨筆,一邊看著鳳凰蛋,一邊參悟功法。

嚴良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引經據典,幫容輝擬了一道法旨。一麵派人送往各國,一麵讓瀟娟用“傳訊陣”播報。自從靈山設了傳訊塔後,音晷一躍成為福地內最炙手可熱的法器。消息一出,震驚萬裏。

公卿們喜出望外,晝夜兼程地往靈山趕,爭先恐後。三家已被劃好了去處,開始派人前去勘探選址,規劃建置。又有靈山衛衙門落成,陸大海張貼榜文,挑選兵勇。還有各大商會來周圍租賃店鋪,設置分號,一時間沸反盈天。

時至五月末尾,福地內各項事務開始步入正軌。石萬鑫在“一品堂”捶打了月餘,才漸漸理順堂下生意。這日趁上山辦事,首先找容輝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