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登堂入世 第十四章 衡山劍法
星輝月下,容輝見兩人功力互在伯仲之間,心頭稍寬。可聽眾人驚呼“衡山劍”,連忙傳音詢問王穀子:“這銀絲軟劍是衡山弟子的佩劍嗎?”
“正是我衡山的銀絲軟劍。”王穀子正色詢問:“不知道友從何處得來此劍?”語聲鄭重,不容置疑。
“這是嶽麓山,朱芯姑娘的佩劍。”容輝連忙解釋,順著話說:“她也是衡山弟子?”
“原來如此!”王穀子鬆了口氣,傳音解釋:“朱家的小姐公子們的確在本門學劍。”眯起眼睛凝神觀看容雪舞劍,咧嘴微笑:“看這柄劍,倒的確像是那丫頭的,難怪她這兩年都沒敢上山來,原來是丟了佩劍。”又問容輝:“道友是如何得到此劍的!”生怕徒弟吃了虧。
“是她主動遺棄,被我撿到,她又不好意思再找我要。”容輝隨口解釋,又商量王穀子:“先生既然認得此劍,不如代為送還?”
王穀子想到其中關鍵,不由眯起眼睛,上下打量容輝,似笑非笑:“你們的事,你們自己掰扯吧,老夫難得插手!”說著緩緩坐下,笑看鬥劍。
容雪身在空中,將銀絲軟劍舞成了一道旋風,銀絲破風,“嗖嗖”急響。聽是風聲鶴唳,卻隻將紫袍少女擋在了劍勢外麵。紫衣少女在銀絲間上下翻騰,呼吸閃避,卻似遊刃有餘。忽然縱退兩丈,輕揮右手,在袖風中握出一柄青銅長劍。劍脊雕花,質地古樸。碧光瑩瑩,不失銳氣。
眾人見了,不住低呼:“君子劍?”隻見少女挺劍直刺,身隨劍走,直取銀絲。劍勢破風,金鐵相擊,“叮叮叮……”火花迸射。她搶入劍圈,輕抬手肘,一劍刺出。劍氣激蕩,直取容雪胸口。鋒芒四溢,壓得台中人喉頭發緊。
容雪轉身避開,回肘橫揮。銀絲受激繃直,橫掃回去。紫袍少女,抬動手肘,以劍脊格擋。劍鋒不動,仍是一劍刺出。這一劍連消帶打,劍勢破風,再取容雪後心。
容雪連連閃避,汲汲還手,都被她輕易化解,反落得狼狽不堪。旁人使劍,均是以手腕為軸,以靈巧稱道。黃家劍法卻以刺為主,以攻為守,直取人心。看似呆板,變化卻全在劍脊上。任人如何進招,不過微動劍戟脊,借勢拆解。
王穀子見容雪拿著銀絲軟劍,還接不住別人一招半式,頓時又羞又憤,忽覺幾道目光笑看過來,心裏更不舒服。又覺得和容雪有緣,索性傳音指點:“衡山劍法,劍勢如飛。亦如羚羊掛角,無際可尋。”
容雪聽出王穀子的聲音,精神一振。閃避間略作思量,憑空邁出一步,清風般飄然而出。她淩空遨步,輾轉騰挪,變化無方,時而刺出一劍。
紫袍少女亦步亦趨,仍將劍鋒釘在兩人之間。但遇機會,亦出劍還擊。銀絲斜擊正至,淩空劃弧,曲直如意,變化萬千。一時間金鐵相擊,火花閃爍,“叮叮叮叮……”,如珠落玉盤,鬥了個不相上下。
眾人見了,暗暗點頭。王穀子還不滿意,繼續傳音:“衡山劍法,一如雲霧飄渺,二如高山仰止,三如花團錦簇,四如倉廩豐碩,五似雁陣回翔。前四項均需來我衡山感悟,隻有一個‘回’字,由雁陣化出,乃眾善之門。”
回,轉也。容雪想起自己學的《留益回雪》,記得當時瀟璿也是讓自己記住一‘留’一‘回’兩字。手隨心動,隨手繞出一隻絲圈。銀圈劃弧,絞向紫衣少女。
少女故技重施,輕抬劍脊,連消帶打,迎鋒刺出一劍。金鐵相擊,火花迸射,“叮—”,一聲輕鳴。銀圈回卷,受劍氣激蕩,驀然收攏,破了劍勢。
劍氣崩毀,銀絲震蕩,容雪受其波及,借勢滑開,隨手又是一道劍圈套出。紫衣少女不料她借勢攻來,隻好迎鋒直上,再刺一劍。容雪依樣畫葫,三五劍後有了明悟,發現劍圈送出去是十分力,收回來就是二十分力。借勢蕩開身形用五分力,接著打出去就是十五分力,再收回來就是三十分力,果然是越回越多。
眾人見了,不住低呼:“快看,衡山劍法!”“不錯,的確是衡山劍法!”“衡山劍發素不外傳,王老鬼這是搞什麼名堂,難道也想和靈山結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