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登堂入世 第四十二章 身不由己
淩霄沒服侍過人,手腳自然笨拙。梳頭擦洗,更無條理。不是把香露瓶滑進了澡盆,就是把梳子掉進了熱水。拿棉帕幾番汲水,倒先濺濕了自己。
容輝知她一片好心,也不在意。讓抬手便抬手,讓伸腿便伸腿,隻樂得微笑觀看。越是覺得有趣,就發現淩霄越是認真。她越認真,就越覺得有趣。可因要出遠門,不得不提前交代大事。終於笑出聲來:“好了好了,以後這種事,交給丫鬟做就可以了!”
淩霄見逗樂了容輝,斂衽行禮,嫣然笑應:“是!”出門去喊綠衣和紅袖更衣。
容輝用玉簪束了道髻,穿了件青綢直裰,走出淨房,天已大亮,陪淩霄回屋。剛到門口,看見韻姐兒戴了兔兒罩帽,穿了件兔絨大襖,由焦媽媽陪伴,從後門小跑進來,不由微笑招呼:“丫頭,來!下雪了,冷不冷?”蹲下身伸手一托,直接把小丫頭抱在身上。
韻姐兒笑著給二人請安:“爹爹安好,母親安好!”陪著進屋吃飯。
淩霄留了份心,刻意吩咐廚房用上品五穀熬了香粥,又讓切了藕丁、水晶蘿卜、酸筍等小菜。容輝見是正對自己胃口,一連吃了五大碗,才抱著小丫頭去“紫薇閣”請安,順便散步消食。
一家人又在“紫薇閣”陪老兩口喝了盅豆汁,容輝順便說出要去“擎天講武堂”受訓的事。一語出口,眾人愕然。李母凝視容輝片刻,慎重開口:“什麼時候啟程?”
“開了春才報道。”容輝拿不準時間,含糊解釋:“北方開春晚,多半要等到二月。這裏離徐州兩百萬裏,坐‘一品堂’的飛行法器,這少得走二十天。衙門過了正月十五才開門,恐怕我一接到令旨,就得動身。”
“這麼急……”水晶燈下,大圓桌前,老兩口異口同聲,麵麵相覷。容雪、周氏和容光聽了,亦是目瞪口呆,紛紛看向淩霄求證。見淩霄點頭,才信以為真。
“這不還有大半個月嗎?”容輝笑著安慰眾人:“放心吧,多半是去背幾篇‘孫子曰……’什麼的。再說了,仗怎麼打,哪是學堂裏教出來的。那什麼講武堂,多半就是個給公卿子弟、王孫貴胄鍍金的地方。公子哥們進去轉一圈,混個爵位,再塞點錢走走門路。朝廷就能名正言順地封個‘指揮金事’,然後直接進親軍當差,也就是應個卯的事。”
眾人一想也是,不由好笑。容輝繼續囑咐:“韻姐兒,你就在這陪祖母說話。淩霄,你就陪娘鬥牌吧!時間緊迫,我和大哥還要去外院商量事情,中午就不過來吃飯了。”站起身伸手相請。
容光覺得事不宜遲,囑咐歆姐兒:“你也在這裏陪祖母說話。”又和周氏道別:“掃塵的事,就交給你了。”起身跟上。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割年肉。
二十七,洗疚疾。
二十八,貼窗花。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
容輝在書房後屋前用冰雪塑了“陽都”百裏內的地形,和石萬鑫仔細度量港口路段。大至樁位水深,城池布局,小至一磚一瓦,一釘一鉚,都有要求。
他又和嚴良商量福地章程,上至轄地大小,權利義務。下至人員任免、錢糧賦稅、禮儀典章、護衛人數、建製規格、和刑名律令。一連八日,都吃住在書房。隻在清晨回正院梳洗更衣,陪淩霄和韻姐兒去“紫薇閣”請安。
除夕夜裏,一家人聚在“紫薇閣”守歲。李蕃寧由容光陪著,在前廳方榻上小酌慢飲。周氏抱著茂哥,陪著婆婆坐在下手,說起明年的春裳,和兩個小家夥的住處。
四方庭前,紅紗燈下。淩霄拉了容雪說起最近一次“黑市”的事,談吐之間,冷冷地看著容輝。那個家夥正帶著歆姐兒、韻姐兒、容耀、容露和宋氏放煙火。熬到清晨,又一起去家廟祭祖。
山上各房管事均想爭個頭彩,早早等在正院門口,見一家人出來,紛紛上前拜年。李母眉開眼笑,吩咐周氏去陪一眾管事媽媽喝茶,又讓打賞丫鬟小廝。正熱鬧間,梅釵等人上山,由淩霄請往“盛心閣”喝茶。有資曆的文吏管事,則由容輝和榮光作陪,直接請往書房喝茶。山下田莊的莊主,各地鋪上的掌櫃,相繼上山。“循義門”前,但凡客到,均燃鞭一簇。“劈裏啪啦”,一直炸到黃昏。
容輝累得不行,吃過晚飯後,就歇在了書房。翌日清晨回內院梳洗罷後,穿了件藍絲深衣,戴了頂羊脂玉冠,回屋吃完早飯後,又帶淩霄和韻姐兒去“紫薇閣”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