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登堂入世 第五十四章 分頭行事
旭日東升,金光萬丈。饑鳥晨頌,交相呼應。淺灘流水,更具歡聲。容輝穿了套雪絲深衣,戴了金翎玉冠。輕揚下裳,盤膝坐下,接著剛才的話說:“按蕭師妹的算法,那隊軍械輜重正沿著‘光潤河’往西走,‘清明’前到‘不爾罕山’,四月以前就能青城。”
說話之間蕭采薇攤開輿圖,盤膝坐下。柳飛絮、張珣和魏無枝,也隨她圍著輿圖坐下。容輝仔細梳理思路,見眾人點頭,指向輿圖,繼續敘說:“現在到‘清明’有二十天。到三月底,有四十到四十五天,而我們趕到‘不爾罕山’、‘光潤河’一線,隻需要五天。再休息十天,應該可以恢複體力。而我們不可能就在‘光潤河’源、聖山之下動手,最好能再往東走二十萬裏,你們說呢?”
“上峰的情報是,那批軍械已從東瀛起運,走極北苦寒之地,‘清明’前出大沼澤,再南至在青城交割。”蕭采薇輕輕搖頭,鄭重聲明:“而說他們走黑龍江一線,隻是我的猜測。我們這樣一股腦撲上去,萬一弄錯了,豈非打草驚蛇?而青城,離前線太近,變數太多。還有……”朝四人使眼色,向黃霽景三人睃了一眼,好像在說:“你們懂地……”
容輝也知四大家族轉舵,必遭朝廷猜忌:“說是來銷毀軍械,未必不是一場殺劫。大戰期間,死在敵營,誰還能多說什麼?讓我在青城動手,我也不是傻子……”點頭讚同:“那不如這樣,先派一個人,趕往‘呼倫湖’,六天以後到達。若能確定他們的路線,就傳訊回來,暗中尾隨。十天之內,剩下的人趕到‘光潤河’一線伏擊,怎麼樣?”
柳飛絮穿了件蜀錦直裰,一直冷眼旁觀,忽然開口:“這是個辦法好,我讚同。”
蕭采薇也覺得可行,又問眾人:“如果他們不走‘光潤河’呢?我們是不是也要留個後手。”
“不錯!”容輝點頭讚同,略作思量,邊想邊說:“萬一,我們在‘光潤河’一線沒堵到那支輜重隊伍。那麼在‘不爾罕山’至青城這一百萬裏間,我們還有機會下手。這條線上,我們有一個月時間準備,布個殺陣,也來得及。如果還不行,我們就隻好走最後一步,進青城和他們鬥智鬥力了!”
眾人略作思量,覺得可行,緩緩點頭。蕭采薇問:“誰去跟蹤,你說。”
容輝早有思量,看向張珣,鄭重詢問:“都說恒山如行,想必‘恒山派’的遁法自有神妙之處。不知張兄可願,跑一趟‘呼倫湖’?”
張珣微愣,有些猶豫。蕭采薇欣然讚同:“‘恒山’派功法以輕靈見長,尤善遁術。張師兄去‘呼倫湖’,的確實至名歸。”
張珣看向柳飛絮,見他點頭,不由歎了口氣:“既然大家一致認定,張某走一趟又何妨,隻是……”說著瞅向姬冰。
眾人知他所指,紛紛沉默。魏無枝猶豫片刻,主動請纓:“這樣吧,張兄若能帶上姬小姐,做個伴也好。若不能,你直奔‘呼倫湖’,我們出關以後,在‘不爾罕山’和青城之間隱秘起來,隨時等你的消息。不過陰山以北,就是草原腹地。恐怕要堵到那一路人,我們還得分散開來。”
張珣略作猶豫,毅然決斷:“帶上她,也不是不行。那……就這麼定了!我們還是化裝成茶商,一起進草原?”
“這個先不急!”蕭采薇見大勢已定,又指向輿圖,商量眾人:“中間雖然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可差之毫厘,謬以千裏。我們隻有在兩個地方,才最有把握堵住他們。一是青城北郊,二是‘不爾罕山’陽坡。到時候要的就是速戰速決,分散把守,反而會深陷險境。”
容輝也知突襲講求出其不意,點頭讚同:“蕭師妹說得對!”想起一事,不由輕疑:“還有個問題,那麼大一批軍械,如果蠻子要在‘不爾罕山’祭祖,就一定會先和東瀛方麵交割。不然拿著別人的東西祭祖,這一點,不像是草原人的作風。而東瀛和我們尚是盟國,一旦錢貨兩清,斷然不會再蹚這灘渾水。所以,我們若在‘光潤河’一線下手,對手就是東瀛忍者和武士。軍械是蠻子必得之物,一旦拖延,他們必然全力相救。”
他見眾人會意,微微一笑,繼續解釋:“而我們若在‘不爾罕山’以南動手,對手就是蠻子勇士和薩滿。一旦錢貨兩清,隻要我們不在東瀛人眼皮子底下出手,他們就算接到求救,多半也會袖手旁觀。兩相比較,我更傾向和蠻子為敵。這樣一來,張兄就隻需要確定輜重隊伍的路線和方位,未必要緊跟其後,處境也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