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大結局
葫蘆中的日子並不是非常難過,雖然沒有任何人能夠和她說說話,解解悶。甚至連任何聲音都感覺不到。月如煙分不清楚時日,不知道外麵是白天還是黑夜。在這裏,就是白茫茫的一片,沒有光沒有生物。好像世界隻有她一個人。就像最初在父母體內一般,卻又不是這樣的感受。
若非月如煙是早就看破了紅塵,甘心在這葫蘆裏呆著,不然肯定是被這種滲人的寂靜無聲給折磨瘋了。
因為葫蘆裏沒有任何的靈氣,加上葫蘆裏隻有月如煙的元神,她的妖丹放在了莫言師父那裏。因此連修煉打發時間都不可能。沒有實體的月如煙覺得自己就像是一縷孤魂,漂浮在這個狹小卻又廣闊的空間裏頭。沒日沒夜地回憶著以往的時光。
不過就算是如此,月如煙在裏頭卻不覺得難過。莫言師父的確是遵守了承諾。將這葫蘆放在顯眼處。這樣,每日莫如安總會在這葫蘆麵前經過數次。甚至有時候還會被他拿在手裏把玩。
葫蘆裏的月如煙雖然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卻能夠感覺到這個孩子的氣息。可能就是血濃於水的羈絆吧,哪怕是被葫蘆封印,隔絕至如此地步,月如煙也能夠清晰的感受到這個孩子的一喜一悲。雖不知道他在做什麼說什麼,卻能夠通過感覺了解到這個孩子的成長。然後慢慢地咀嚼體會,猜想這個孩子今天又做了什麼事,有沒有好好吃飯,有沒有好好學習,有沒有孝敬莫言師父,是不是又惹那中年婦人操心生氣了……一點一滴全是月如煙珍惜的幸福。就是這樣的胡思亂想都能夠讓她平靜而祥和的渡過許多時光。
而且每年莫言的忌日,莫如安的出生日以及清明,中秋,春節這幾日,莫言師父就會將她放出來。
因為失去了真身,月如煙的元神隻能靠著莫言師父保留下來的那顆妖丹而化出一個身體,隻可惜維持的時間總是不長。最多隻能撐過三日。隻不過因為是虛化的緣故,月如煙倒是能夠自己控製身體的樣貌和身材。她不願意讓孩子知道她的身份,讓孩子幼小的心情再度受到傷害。就讓孩子以為她死了也好過現在這般的局麵。她不想這個孩子恨她恨莫言恨莫言師父。不想這個孩子因為恨意和對妖、人之間的糾葛而重蹈覆轍。
所以月如煙總是變化著不同的身份接觸莫如安。而且每次都隻是遠遠看看而不湊上前去搭話。就算湊近了也盡量是不和這個孩子有多少互動。她怕,怕自己會因為這孩子的可愛,貪戀和這個孩子的相處,而承受不住回到葫蘆裏之後寂靜無聲的日子。
可能是葫蘆裏安靜的緣故,月如煙在這裏頭心態平和,倒是參透了不少人生,情愛,名利的問題。慢慢的,月如煙便是真正放下了對莫言的執念。莫言死了,可是他的一生有她,她的一生,也有他。剩餘的時光中,光是回憶也夠她滿足了。渴求於莫言一生一世,生生世世,其實也算是一種貪念和執念。那時候的愛情是執著而具體的。可是如今的月如煙,對莫言的愛,早已是超越了生死,超越了時間,超越了時空。她愛著,那麼他們其實都活著。
而修仙,其實又何必呢。做人有人的幸福和煩惱,做妖有妖的喜悅和痛苦,做仙未嚐沒有煩愁憂勞。天道有理,既然自出生便決定了種族,便是由上天的用意,何必要苦苦執著於修仙,以追求那虛無縹緲的名譽地位和壽命呢。
隻要活著的時候有了讓人回味一生的經曆,那麼這一生哪怕就在那一刻結束都是完美的。月如煙終於是知道了這一點。如今的她,不再是因為愛人的逝去而悲傷的想要尋死。而是真正的看透了生死。生即是死,死即是生。死如複生,生如死。不過如此罷了。
原本那執著了一千年的修仙念頭也是徹底放下。月如煙的心態如此平和。以至於莫言師父每次將月如煙放出來的時候總是有些不可置信。
這次又是如此。隻不過這次莫言師父將月如煙放出來卻不是因為那五日的節日,而是另有要事。
“孩子,你過來。”又是七年過去,原本一團的莫如安已經長大成了乖巧的小俊少年,而原本還隻有兩鬢斑白的莫言師父此時早已是滿頭白發,毫無一絲雜色。而且周身帶了不容忽視的仙風道骨的精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