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01 國軍大潰敗(1 / 3)

1948年12月底的一天,在中國大陸的淮海戰場上槍聲四起,炮聲隆隆。國民黨第十二兵團的十幾萬部隊已經被解放軍重重包圍,戰鬥一天比一天激烈,包圍圈在一天天縮小,官兵們死傷慘重,眼看就支撐不住了。

這天,第十八軍一一八師三十三團中校營長康劍,接到命令率領兩個連來到軍指揮部,軍長楊伯濤問道:“你就是二營長康劍?你帶了有多少部隊?”

“報告軍長,我團傷亡慘重,團長已經陣亡,我奉命帶來兩個連。”

“現在各個部隊傷亡都很大,天黑之後全軍突圍。現在交給你一個任務,帶上你的部隊,保護我們十二兵團副司令胡璉長官突圍。”

“是,我一定保護好胡長官。”

康劍是廣東恩平人,黃埔軍校第十七期畢業,今年27歲。中等身材,非常健壯。他從軍校畢業後分到十八軍,從排長、連長,一直升到中校營長,南征北戰打了許多硬仗,作戰經驗非常豐富。當年,十八軍是第一個接受美國裝備的部隊,為了與美軍顧問交流,十八軍專門開辦了軍官英語培訓班。康劍在軍校的時候,英語就很好,加上在培訓班的強化培訓,和後來與美軍顧問的交流,他的英語已經非常嫻熟了。

夜幕降臨,槍炮聲震撼著大地,康劍帶著兩個連保護著胡璉長官離開軍指揮部,開始突圍。

胡璉鑽進一輛裝甲車,康劍帶著部隊爬上卡車,一路向南駛去。炮聲越來越近,火光映紅了半邊天。走了一會,大批的敗兵退了下來。胡璉乘坐的裝甲車突然停住,康劍見狀立刻下車跑了過去。他說:“胡長官有什麼訓示。”

胡璉走出裝甲車說道:“我們要仍掉汽車,徒步行軍,快速穿過共軍的陣地。”

康劍說:“長官說的對,汽車目標太大,我馬上命令部隊下車。”

此時,胡璉頭戴鋼盔,已經換上了便衣。他從裝甲車上拿出一大堆便衣,對康劍說:“找幾個人趕快換上衣服,馬上出發。”

夜幕中,康劍手提衝鋒槍緊跟在胡璉長官身旁,他的勤務兵康林帶領十幾士兵緊隨在左右。康劍命令一個連在前麵開路,一個連在後麵掩護。這支小部隊跌跌撞撞的摸索著向前走去。

行進中,幾次與解放軍遭遇,康劍隻能指揮一批批兄弟把解放軍一次次引開。官兵們死的死,傷的傷,更多的被打散了,康劍身邊的部隊越來越少,眼下隻剩下幾十個人了。突然,有一隊騎兵在不遠處巡邏。康劍舉起望遠鏡仔細觀察,發現是國軍的部隊。他馬上命令全體隱蔽,讓康林帶幾個人過去與他們聯係。不一會,康林興衝衝的跑回來:“營長,是咱們十八軍的騎兵巡邏隊,我們過去吧。”

胡璉聽說是國軍,高興的像是看到了救星,見了騎兵隊的指揮官,他立刻來了精神。“康營長,我同騎兵隊先走一步,你帶領弟兄們趕到淮河邊上,負責收容被打散的官兵。”

說著,胡璉從身上掏出小本子,飛快的寫了一道手令,邊說邊交給康劍:“我現在就任命你為十八軍一一八師三十三團上校團長,負責收容十八軍和十二兵團的人員,集中地點設在蚌埠城南。我去南京稟報蔣校長後,馬上趕到蚌埠與你們聯係。弟兄們,我一定要重建十八軍,重建十二兵團。我先走了。”

胡璉騎上馬,在騎兵隊的護送下,一溜煙的向南飛奔而去。

康劍看著胡璉長官走了,也鬆了一口氣。胡長官能突圍出去,自己的任務就完成了。他帶著僅剩的幾十個人,繼續前進。一行人幾經周折,幾度遇險,終於逃出了戰場。

槍聲漸漸遠去,天也漸漸亮了,康劍帶著部隊白天找個隱蔽的地方躲起來,晚上抓緊趕路。一連幾天晝伏夜出,終於躲過了解放軍的搜索,走到了淮河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