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領命而去,楊烈雖然覺得朱棣對此次安排有些草率,但也說不上哪不對勁,便急匆匆趕回自己的軍營,回到軍營後見眾人都在帳外等候,便對眾人言道一刻鍾後啟程前往雄縣,眾人領命而去,楊烈回到帳中後準備收拾東西,這時就見柳如依走出來問道:將軍要去打仗了嗎?
是啊,你也收拾東西吧,我們馬上就走,
將軍去哪?
去雄縣,
哦!為何去那呢,
是啊,為何去那呢,楊烈也在問自己,為什麼王爺就認為李景隆一定會走真定府呢,要是他直接從滄州進攻,那王爺的安排就危險了。
楊烈看向柳如依,見柳如依眼中透露出睿智的神色,便問道:依姑娘看來,南軍若要向我軍進攻會走哪條路呢?
柳如依最近和楊烈相處,發現楊烈當真是個奇葩,年紀輕輕就靠自己的本事升上高位,按說正在得意的時候,但此人行事卻低調的很,跟他聊天發現他無所不知,但又不輕易透露,自己有什麼不懂的問他,他都能給自己滿意的解釋,真不知他還有什麼不知道的。
柳如依眨眨眼道:竟有將軍也不知道的事情嗎?
姑娘說笑了,在下也不過是凡人一個,哪能知道那麼多事情呢,以前姑娘問我,我也隻是恰好知道而已。
哼,行了吧你,我猜測,其實你早就知道答案了,隻是不敢確定而已,那好吧,本姑娘便為你分析一下,
說著,柳如依便侃侃而談起來,首先李景隆並不擅長軍事,這個連普通老百姓都知道,但不知道朝廷為何偏偏派他來,既然他不懂軍事,那麼他定不會考慮太多,南京往北平來,最順的道就是經徐州、濟寧、濟南、德州、滄州,這是最近的距離,為何還要舍近求遠去真定幹什麼呢。
對啊,他去真定幹什麼呢,楊烈隨即捋了一邊,越想越覺得李景隆走滄州的幾率大,對柳如依道謝一聲,便匆匆趕往朱棣的大帳,此時朱棣已經準備妥當正欲出發,聽聞楊烈求見自己,便走出大帳,聽到楊烈的疑惑後,朱棣沉思片刻道:李景隆走真定是我得到了可靠情報,何況現在各軍主帥都已經出發,還是按計行事吧,
可是王爺,萬一,,,,
沒有那麼多萬一,朱棣怒道,楊烈一怔,頓時感受到後世的一句話,伴君如伴虎,帝王一怒橫屍遍野,古人誠不欺我,看來以後自己也要當心了,後世曆史記載,朱棣登基後凶殘暴烈,殺人無數,真不知道自己今後是什麼結果。
朱棣也感受到對楊烈的語氣不對,沉默片刻道:烈哥兒,非是本王不相信你,本王得到的情報是走真定,所以本王寧可堵上一賭。
卑職明白,卑職這就去準備,王爺保重。
楊烈回到軍營後見諸位都已經收拾妥當隨即下令出發,柳如依還是扮作楊烈的親兵尾隨在後,一路上見楊烈鬱鬱寡歡,便開口言道:想必是燕王未采納將軍的意見了,而且對將軍不滿了?
楊烈回眸看了柳如依一眼,發現此人著實惠若蘭心,一猜即中。
是啊,王爺不僅沒有采納我的意見反而對我不滿了。
自古最是無情帝王家,將軍雖為燕王拚搏,但也要為自己的前途考慮,自古能謀、能戰者都沒有好下場,更何況如將軍這般的全能人物。
楊烈一怔,是啊,自己穿越過來知道所有的結局,唯獨不知道自己的結局,真是可悲啊,不行,自己的命運要自己掌握,絕不可以由別人操控,也就在此時,楊烈有了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