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四件事一去不回:出口之言、發出之箭、過去之時、忽略之機。因為時空、因緣、進退掌握不得當,所以經常聽到有人後悔:“我失算了”“我失禮了”“我失言了”,或是“如果這樣、那樣的話,就不至於失敗了”……這都是出於沒有實時觀察當下的情況。因此,佛光山齋堂裏有副對聯寫著:“吃現前飯,當思來處不易;說事後話,唯恐當局者迷”。一位君子應謹慎以下這四點:
第一,君子不失足於人
君子識人有道,觀察入微,所以不輕易上當。因為君子心中謹記“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因此,他待人接物謹守其道。知色之危,所以不會失足於仙人跳;知道行情,所以不會被巧言所鼓動;不存貪心,錢財不會被人騙走;自有明見,事業不會被人拖垮,所以君子不失足於人。
第二,君子不失色於人
君子重視修養身心,經常保持氣定神閑的姿態。無論儀容、應對、交接,以及個人生活、飲食、動靜、作息……都是莊重大方,有規律,有條理,不輕率。尤其在人前保持一定風度,以優雅美好的行儀處理事情,不輕易將喜、怒、哀、樂流露在顏麵上,更不會舉止失態,自亂陣腳,這是君子不失色於人。
第三,君子不失口於人
古人有謂:“一言以興邦,一言以喪邦”,特別是外交家,豈可不慎?君子講話也是如此。他不尋人之短,不傷人之痛,也不諷刺爭鬥,更不矜張怪誕。他以豐富的常識、智慧,培養自己風格人品,所言之語,中肯誠摯,令人折服,幽默有度,而不失據。所以,有道有德的君子不失口於人。
第四,君子不失善於人
君子與人來往,都是以道相交,以德為謀。所謂君子有成人之美,凡是善美之事,在能力之內,總是促其成就;朋友有難,也會力挺相助;君子以仁愛為懷,寧可自己吃虧,也不讓他人上當,或不利於人。所以君子愛人以德,君子做人以善。
這四點君子不失之德,是我們學習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