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忙碌完了已經七點多了,時間不早了,於是王玉芝匆匆加了點小蔥把昨天的剩飯煮了一大鍋缺油少鹽的湯飯,把還沒起床的林青兒的飯留起來,一家人暖暖和和的吃了。
正好胡娟娟提著一大籃子的菜在林翠兒家院門口叫喚。
林翠兒和林少華急忙各提了一籃子的菜帶上酸豆角、拿上秤出門和胡娟娟會合,一起去菜市場買菜。
王玉芝追出院門口再次叮囑兩個孩子菜賣不動就提回來,別站在風地裏喝西北風。
林翠兒見胡娟娟的菜籃子比她姐弟兩個的菜籃子加起來還大,關切地問:“提著挺沉吧,我幫你提。”
“不用。”胡娟娟往旁躲開一步,不讓林翠兒幫她提,“我們菜農的孩子天天幹活兒,力氣都大,你呀,好好提著你自己的菜籃子就行了。”
那個年代有國營菜場,國營菜場外有賣菜的人自發形成的黑市菜場。
國營菜場跟林翠兒前世的菜場一樣,在室內。
而小攤販們自發形成的黑市菜場則在露天地裏。
林翠兒姐弟就跟著胡娟娟來到了黑市菜場,黑市菜場已經有十幾個小攤販蹲在地上賣菜。
林翠兒姐弟和胡娟娟找了一處地方把裝青菜的兩個菜籃子加裝酸豆角的一個菜籃子放在跟前也蹲了下來,開始賣菜。
林翠兒問胡娟娟:“不用吆喝嗎?”
胡娟娟搖搖頭:“不用,你看這裏誰吆喝了?”
林翠兒四下打量了一遍,還真沒人吆喝,那些小攤販有的在整理自己的菜,讓自己的菜看起來更有賣相,有的和隔壁左右的小攤販聊天,有的則正在做買賣。
八點鍾左右,正是家庭主婦買菜的高峰期,許多家庭主婦提著一個空籃子邊走邊看,國營菜場的菜是便宜,但是一點都不新鮮,而且供應量還很小。
黑市菜場的菜雖然貴那麼一點,但是要新鮮多了。
隻要不是家裏條件太艱苦,那些家庭主婦都願意在黑市菜場買菜。
等了一刻多鍾,終於有個大媽跑來指著林翠兒的紅菜苔頤指氣使的問:“這紅菜苔怎麼賣。”
因為林翠兒事先問過胡娟娟她那幾樣菜大概的賣價,於是答道:“我這紅菜薹是正宗洪山菜薹,一斤三毛錢,每把一斤紅紅的。”
那個大媽不屑嗤笑一聲:“你說你是洪山菜苔我就信了呀,不知有多少人冒充洪山菜薹!”
江城紅菜苔很有名,最有名的又屬洪山紅菜苔,聽說古代還是貢品,所以洪山紅菜苔比普通紅菜薹賣得要貴。
“我這可真是洪山菜薹!”林翠兒一口咬定她家種的真是洪山紅菜苔,菜苔種子還是她小學同學李廷軍的爺爺幫她家弄的。
她還信心十足的補充了一句:“如果我說假話欺騙你的話假一罰十。”
那個大媽拿起一把紅菜苔左看右看。
這菜苔似乎真的比普通的紅菜苔顏色更深更亮,恐怕真的是洪山菜薹。
但她不願意就這麼承認,撇撇嘴:“就算你這紅菜苔是冒充的洪山菜薹,誰還會為這點小事跟你一個小丫頭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