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初遇(1 / 2)

出了鎮西王府,程征打馬去往軍政樞,向襄王複命。

程征依禮回稟,“末將程征應召回京,參見襄王。”

“回來的挺快。”襄王徐慶鬆放下筆,欣慰一笑。

“末將接到詔書,不敢耽擱。這是西疆本月的軍事奏報。”程征起身近前呈上奏折。軍中每月至少需寫一次奏報,彙報軍中戰事、演練和衣食營地等各方麵的情形,戰忙時寫得更多。襄王是雲族軍的首領,常規軍報皆呈予他,由他整理之後彙報於皇上。

徐慶鬆接了放置一旁,並未打開看,召他回來並不是討論軍事的,他從抽屜拿出一道密函遞給程征。

徐慶鬆為人隨和,加之少年時期受鎮西王提點,與程家情誼匪淺,程征在徐慶鬆麵前也不拘束,“這就是襄王歡迎我回來的方式?”

“這是你回來的目的。”徐慶鬆正色道。

程征抽掉信封,隻略為一觀,問道:“什麼時候出發?”

“五日之後。我已為你挑選精兵強將,一路護送,應當是萬無一失,事成之後自有封賞。”

“謝襄王。”

徐慶鬆隨後與程征稍作寒暄,便讓他去了。程征走後,徐慶鬆才打開程征的奏折,歎道,“西疆,怕你是回不去了。”

當晚,一臨在程征府中用餐,久別重逢兩人自然倍加珍惜在一起的機會,一臨吃什麼都覺得香。飯後用了點茶水,程征備了馬車送一臨回宮。

“什麼時候出發?”一臨問。

“五天後。你都知道了?”

一臨點頭,說起因果,“嗯。是我向父皇提議讓你去的。襄王年逾五十,不便遠去,能負此重任的隻有你,映豐,袁辰。袁辰人在東南邊境,是你路途的兩三倍,往來不便。你在邊關多年,我很想你,所以想借著這個機會調你回來。”

現在雲族下一任族長懸而未定,族中三大將軍不相上下,袁辰和他父親閩南王鎮守東南,保一方安定,功不可沒。程征在西疆戰功赫赫,映豐留在京中隨侍,堪為徐慶鬆的左右手,也是不容小覷。此次行動若能成功,必是大功一件,為程征增色不少。程征握了她的手,鄭重說道,“一臨,謝謝你。”

一臨害羞低頭道,“阿征,別這麼說。你我之間,何須言謝。”

程征爽朗一下,“是。我這次回來,就去求皇上為我們賜婚,好嗎?”

一臨的頭低的更深了,小聲說,“我等你回來。”兩人自小一起長大,親密無間,雖無媒妁之約,但他們的婚事外界早已默認。

“隻是你剛一回來又要遠行,我很放心不下。這幾天你要好好休息。”一臨囑咐道。

程征否決道,“恐怕我還不得空。部署人馬,商討安全的途經路線,此去事關重大,萬一遭遇不測,也要做好防備才是。”

“隻希望趕快過去,我隻等你和妹妹平安歸來。”

程征回到書房細看密函,裏麵記錄的是一臨的孿生妹妹一姍,現被發現收養在江南一戶人家,並有詳細的路線,方位,門戶。據產婆回憶,由於當年皇後產下的是雙生女,所以她記得特別清楚,先出生的公主手臂有圓形胎記,而後出生的則是耳後有朱砂痣。當年一姍在邊關失蹤,遍尋不見。十幾年來皇上一直派人暗中尋找,沒想到居然在江南找到了公主。當務之急便是接公主回宮和親人團聚,也解了皇上多年的心病。當年為什麼會失蹤,又為什麼會出現在江南,仍然沒有查出來。所以此去依然要秘密行事,若走漏了消息,難免還會橫出什麼波折。程征令一隊人馬先行,在一些易攻的關口潛伏打探,回來時若有情況,也可做接應。

臨行前夜,皇上不能親自為程征送行,隻讓一臨來和他話別。一臨和程征關係甚好,宮內人盡皆知,她來找程征說話,也不易惹人生疑。

一臨關切的問,“東西都收拾好了嗎?”

程征隨口答道,“很快便可歸來,不需多準備什麼。”

一臨問起他的計劃,“你預計行程多久?”

程征思索了一下回答說,“去的時候都是些將士們,已習慣行兵趕路,十日便可。歸來隻怕二公主受累,行路會緩下來,一去一來預計要一月。”

“好,等你歸來,我親自來迎你們。”一臨說著忍不住傷感,最受不了離別,她又囑咐道,“此去尚不知福禍,你們一定要萬事小心。”

程征卻是隨和一笑,“傻丫頭,怎麼還哭,都是要挑起江山重任的人了,不可以不堅強哦。”

“人家擔心你,你還笑我。”一臨又哭又笑,伸手捶在程征身上。

程征次日清晨天剛擦亮就動身了,一路無事。到達江南企鎮,為掩人耳目,程征命其他人分散住下,輕裝簡從,隻帶一名副將宋錦風拿著住址去尋找。這戶人家在鎮上也算是大戶,所以並沒有費多大功夫就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