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旦有太強烈的好惡觀念,難免會有人投其所好。
郭國的國君逃亡在外,他對車夫說:“我好渴。”車夫獻上了清酒。郭君又說:“我好餓。”車夫又獻上肉幹和幹糧。郭君好奇地問:“這些從哪裏來?”車夫說:“我事先儲備的。”郭君驚訝地說:“你怎麼會事先儲備?”車夫回答:“為了您逃亡在外時,充饑解渴呀!”郭君更訝異了:“你知道我會有逃亡的一天嗎?”車夫說:“知道。”
郭君氣憤地說:“那你為什麼不事先勸諫我呢?”車夫回答說:“因為您喜歡阿諛奉承,討厭聽真話。我原也想勸諫您,又恐怕自己死得早,所以不敢勸。”郭君一聽車夫的真話,馬上不高興:“你說!你說!我為何落得逃亡在外的命運?”
車夫看到郭君那副窮凶極惡的嘴臉,隻好改口說:“全天下的人,再也沒有像君主您這樣賢明的了,所以您注定要過流亡的生活。”郭君聽了,心花怒放,伏在車軾上眉開眼笑地歎氣:“唉!賢明的人為什麼要受這種苦呀?”
車夫的恭維,使郭君愛虛榮的心理得到極大的滿足,心理一鬆弛,連日逃亡的疲憊湧上心頭,就睡著了。車夫見到不識時務、浮誇如昔的主人沉沉睡去,悄悄地將幹糧放在郭君的枕下,偷偷溜走了。暮色來臨,獨自沉睡在野外的郭君,成了餓虎的晚餐。
一個人一旦有太強烈的好惡觀念,難免會有人投其所好。故事中的郭君虛妄浮誇的心態,連車夫都了若指掌。不僅導致亡國,在生死關頭,猶沉浸在虛謬中,直到死亡仍不願正視自己的弱點,真是可笑複可憐。
人難免會有缺點,但千萬別讓缺點成為致命傷。不管處在平步青雲的快意中,還是落寞潦倒的失意裏,都要記得在心裏挪出一個位置,接納別人的忠告,並讓諫言成為自己生命的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