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事情,都要多為別人著想,給別人歡喜。
為了培育更多佛門龍象,我鼓勵一些徒眾到世界各國的大學讀書。其中有一位依法法師,從台大法律係畢業不久,常住就送他到夏威夷大學深造,獲得碩士學位之後,接著又赴耶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我每次見他放假回山幫忙,總是向大家介紹:“準博士依法法師回來了。”隻見他一臉笑容,信心十足。
那年,他真的獲得博士學位了,當他前來向我銷假,我說:“來,你坐。”他說:“報告師父,我已經得到博士學位了,以後師父要吩咐我做什麼?”我立刻說:“要學習做人。”
我之所以對他這麼說,是因為看到現在很多高等學曆的知識分子,學問很好,卻不會做人。我覺得寧可以學問不好,也要把人做好。
做人要怎麼做呢?人,儒家提倡“仁”。一個“人”字旁,有個“二”,也就是有“兩個人”,明白人外有人,懂得尊敬他人,主動幫助他人,誠心對人友好。時時想到他人需要什麼,而不是心心念念都是自己,以自我為中心:我有、我要、我愛、我的,隻要我歡喜有什麼不可以。其實,“隻要我歡喜”就有很多不可以,也要顧及他人歡喜或不歡喜。
做任何事情,都要多為別人著想,給別人歡喜。做兒女的要討父母的歡喜,做媳婦的要討公婆的歡喜,做朋友的要討朋友歡喜,甚至於做個老師、做個學生,都要互相討彼此的歡喜。懂得讓別人歡喜,是真正懂得“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