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乾符四年(公元877年),朱溫兄弟二人去投軍。當時唐朝的皇帝是唐僖宗李儇。李儇十二歲(公元873年)登基做皇帝。十二歲的孩子懂得什麼,他每天隻知鬥鵝走狗,擊鞠賽馬,哪管什麼朝政,他把朝中大事都委托給了大太監田令孜。
田令孜,字仲則,四川人。他本姓陳,小時候過繼給宮中一位田姓太監做幹兒子,因此改姓田。由於他從小就伺候李儇,摸清了當時還是暜王的李儇的脾氣,很會哄李儇高興,因此李儇對田令孜比對他的親皇帝老子都親,呼這個太監為“阿父”。
懿宗駕崩,禧宗繼位,身邊的大太監田令立刻飛黃騰達,大權獨攬。唐僖宗李儇封田令孜為樞密使、神策軍(皇家禁衛軍)首領,人們都呼之為“十軍阿父”。田令孜掌權後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供僖宗小朝廷揮霍,賣官鬻爵,結黨營私,殘害忠良,幹盡了壞事。當時再加上地方軍閥貪腐擴軍,對治下的老百姓催糧要款,晚唐的老百姓已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了。
這樣的社會環境,肯定會激起民變。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十二月,濮州人(今山東鄄城)王仙芝和朋友尚讓、尚君長等聚眾三千餘人,揭竿起義。先後攻下了曹州和濮州。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冤句人黃巢也帶領人馬起義並與王仙芝合兵一處開始了推翻唐王朝的戰鬥。
這兩位造反的領袖都與販賣私鹽有關,王仙芝本人就是私鹽販子。黃巢祖輩是販私鹽起家。到黃巢這一代已經是家資豪富,黃巢也開始讀書,希圖通過科考改換門庭,混個出身。據大作家羅貫中說,黃巢長得很有特點。他身高過丈,眉橫一字,牙排二齒,鼻生三竅,天生異象,醜得可以。
別看黃巢長得醜,他可是文武全才。但可惜的是幾次到長安趕考不中,也不知是沒有用銀錢打通關節,還是考官的偏題怪題難住了他,反正是名落孫山。黃巢屢試不中,頓起反意,他寫了一首豪氣衝天的詩叫《不第後賦菊》作為他與唐朝決裂的宣言。在詩中他寫道: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通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有了黃巢和他兄弟黃揆等八位頭領及幾千義軍的加入,起義的農民軍聲勢大振,很快就發展成了十幾萬人的隊伍。義軍的壯大震動了風雨飄搖的唐朝廷,唐僖宗派出了平盧節度使宋威為諸道行營招討使來與起義軍作戰。宋威與義軍在沂州(今山東臨沂)打了一仗,這次官軍獲得了勝利,但義軍也損失不大。可宋威為了邀功竟謊報軍情,上奏說殺死了王仙芝,剿滅了起義軍。其實義軍已經轉戰河南,連克陽翟(今河南禹縣)、郟誠(今河南郟縣),鋒鏑直指洛陽南麵門戶汝州(今河南臨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