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入鎮汴州(1 / 1)

長安收複後,楊複光派出信使向在成都的僖宗皇帝李儇報捷。李儇接到捷報大喜,他流亡在外,時刻盼望收複長安,因為那畢竟是唐朝的首都,唐帝國曆代帝王的陵寢所在。朝中百官也紛紛向李儇賀喜,成都行宮一片歡樂。朝廷論功行賞,李克用功勞最大,僖宗封他為河東節度使,隴西郡公,同平章事。當時李克用隻有二十九歲,在各大藩鎮中是最年輕的統帥。

在這次收複長安戰鬥中,另一個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朱溫,他被封為宣武軍節度使,宣武軍駐地就在開封。朱溫得到了中原的一塊地盤,俗語說得好,得中原者得天下。朱溫很高興,公元883年七月朱溫帶領人馬,到開封赴任。

朱溫入鎮汴州,但當時的汴州和宋州正在鬧饑荒,民無食,官倉無糧,士兵又要經常打仗。朱溫手下雖有不少武將但都沒有治理地方的經驗,他感到急需文人謀士來幫助他出主意治理地方。原來謝瞳可以為朱溫出不少好主意治理地方,而謝瞳這時被僖宗留在了成都行宮,封了他一個朝散大夫、太子率更令的官,不能再跟隨在朱溫身邊。朱溫求賢若渴,他又發現了一位人才,這人就是敬翔。

敬翔,字子振,同州馮詡人。和謝瞳一樣考進士落榜,流落在汴梁,投靠同鄉汴梁觀察支使王發,希望王發向官府推薦他,他好解決自己的衣食問題。可是王發很長時間也沒有做這件事,敬翔隻好靠為別人代寫書信,賺幾個小錢為生。朱溫軍中也有不少士兵找敬翔寫家信,這件事被朱溫知道了,朱溫就叫那些士兵把敬翔寫的書信念給他聽。敬翔為兵士寫的信都是鄉俗俚語,朱溫都聽得懂,非常喜歡。他就找來王發問他:“聽說你有個老鄉,是個

讀書人,你明天把他帶到我這裏來吧。”第二天,敬翔來到朱溫的府衙,朱溫為了考問敬翔的學問就問他:“聽說先生常讀‘春秋’,那本書中記載的是什麼事?”其實朱溫哪裏讀過‘春秋’,他隻不過聽說漢朝關羽常讀‘春秋’。敬翔回答:“那裏麵記載的是戰國時期諸侯爭戰的事。”朱溫又問:“那些用兵的方法能為吾用乎?”敬翔答道:“兵者,須出奇製勝,‘春秋’古法不可用於今。”朱溫大喜,覺得敬翔很有學問。從此敬翔被朱溫留在了身邊,朱溫有什麼事都與敬翔商量,敬翔也真是為朱溫出了不少好主意。

在敬翔的幫助下,朱溫在汴州獎勵農桑,嚴格訓練軍隊,清除匪患,漸漸地把汴州治理得興旺起來。這時黃巢已經帶領大齊軍來到河南,僖宗見朱溫兵強馬壯,就又加封他為東北麵都招討使。

這時朱溫已經脫了賊皮,成了唐王朝的方麵大員,再也不用怕官軍的通緝與拘捕,他開始想念留在蕭縣劉崇家的母親王氏和大哥朱全昱。他決定派人去把母親和大哥接到開封和自己同享富貴。

這一日朱溫辦完公事,回到府中就把想接母親和家人到汴州的意思講與夫人張氏,並把在宋州與陳氏結親的事也對張氏講了。張氏聽了也非常讚成,說道:“夫君現已是朝廷大員,理應接高堂老母共享富貴。此去宋州路途也不算遙遠,隻是怕戰亂時期道路不寧,要多派些人馬,差幾名武藝高強的將官前去就是。”第二天,朱溫派朱珍選了幾名偏將,帶領著百餘名兵士趕奔蕭縣去接老母及家人,並去宋州接陳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