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10年六月份,匡國軍節度使忠敬王馮行襲上表病重,稱請朝廷派員接替他的位置。朱溫知道馮行襲手下收羅有原秦宗權的牙兵二千人。朱溫怕這二千人相機鬧事,馬上派崇政院直學士李珽趕到許州,對馮行襲手下將吏說:“皇上手中有一百萬軍隊,離這裏很近。隻要你們效忠大梁,不愁沒有榮華富貴。”眾人聽了這些話,也就沒有人鬧事了。他又對躺在病榻上的馮行襲說:“你好好保養,不要辦理公事了。跟隨太祖你子孫都會有福分。”接著就向他宣讀了梁太祖的詔書。馮行襲哭泣謝恩,交出了節度使印璽。梁太祖知道後很高興說:“李珽很會辦事,馮行襲一族不會滅亡了。”五代時雖然不少軍閥宣稱歸附了大梁,其實還是各自為政,馮行襲交出了權力,梁太祖才算真正占有了忠敬王所轄的地域,朱溫能不高興嗎?六月二十六日馮行襲病逝,朱溫馬上任命李珽為匡國軍留後。
有高興的事,就有煩心的事。梁太祖朱溫正為不動刀槍就收下許州而高興,這時就接到楚王馬殷的表章。馬殷在表章中要求朝廷封他為天策上將軍。馬殷原為秦宗權部將,秦宗權死後,隨殘兵敗將轉戰江西湖南等地。由於馬殷作戰勇敢被眾將推舉為帥,馬殷占據湖南及嶺南數州,唐朝廷封他為武安軍節度使。朱溫稱帝後,馬殷表示歸附,朱溫封他為楚王。沒想到被封為楚王馬殷還嫌不夠,現在又要天策上將軍的頭銜。朱溫心中很不高興,知道馬殷野心很大根本不是真心歸附大梁,如果自己兵力足夠早晚要滅了他。梁太祖朱溫知道現在他先要將兵力用在對付李存勖和李茂貞這兩個宿敵,不能樹敵過多,隻好答應了馬殷的要求,封楚王馬殷為天策上將軍、尚書令。
令朱溫沒想到的是馬殷接到詔書後,立刻在長沙修建天策上將軍府,將自己的弟弟馬賓封為左相,馬存封為右相,並遣將出兵攻打荊南。荊南節度使高季昌也不是好惹的,帶兵在油口(湖北公安縣之北)大敗楚軍,斬首五千級,將楚兵趕回白田(今湖南嶽陽北)才凱旋而歸。
梁太祖朱溫雖然滅唐稱帝,許多地方軍閥迫於形勢宣稱歸附大梁,但是他們仍然是其統治地區的土皇帝,梁帝國的政令是達不到這些諸侯轄區的,趙王王鎔就是其中之一。公元898年,朱溫進軍河北,當時成德軍節度使王鎔迫於梁軍的壓力歸附了大梁,而且朱溫將王鎔的兒子帶回大梁,並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王鎔的兒子王昭祚,朱溫稱帝後又封王鎔為趙王。
趙王王鎔自從歸梁以後,雖然不能按時向大梁繳納賦稅,但也經常向梁帝朱溫進獻物品。公元910年把月,王鎔的母親何氏去世,朱溫派出使者前去吊唁。趙國侍者將各鎮來吊唁的客人都安排在同一館驛中住宿。朱溫派出的使者竟在這些吊唁者中認出了晉王李存勖派出的使者。使者回歸洛陽後就把這件事報告給了朱溫,並且說:“王鎔暗通晉王,鎮、定勢力增強,將難以控製。”梁太祖朱溫深以為然,遂起滅趙之意。
正在這時候,梁太祖朱溫突然接到靜難節度使李仁福派來的告急使者,歧王李茂貞與邠州李繼徽、涇州劉知俊,共同上書晉王李存勖合兵五萬攻打夏州。李仁福一麵組織頑強抵抗,一麵派出信使飛報洛陽梁朝庭。
朱溫隻好先放下攻打鎮、定的念頭,安排兵馬去援救夏州。梁太祖朱溫命河南尹張全義留守洛陽,命宣化留後李思安守河陽。八月初九朱溫親自帶兵出發,十二日到達陝州。十四日,任命鎮國節度使楊師厚為西路行營招討使,會同感化節度使康懷貞率兵三萬駐紮三原。朱溫這樣用兵主要是怕晉軍出澤州進逼懷州,後來聽說晉軍在綏州、銀州的沙漠中,就認為懷州方向不會有大戰。於是派夾馬指揮使李遇、劉綰從鄜州、延州趕赴銀州、夏州去攔截晉軍歸路。
九月初三,梁太祖朱溫舊病複發,隻得從陝州回歸洛陽,初八到達洛陽。梁援兵在李遇等將領的帶領下來到夏州,晉王李存勖、歧王李茂貞怕被截斷後路,隻好命令撤走夏州之圍。
朱溫雖然因病回到洛陽,但他仍對澤州的戰事不放心。十月份朱溫派鎮國節度使楊師厚、相州刺史李思安進駐澤州對上黨保持高壓姿態,隨時準備攻擊上黨。十一月份又派寧國節度使、同平章事王景仁為北麵行營都招討使,以潞州招討副使韓勍為副,李思安為先鋒去進攻上黨。把楊師厚換回守衛陝州。
公元910年十一月底,梁太祖朱溫感到病情好轉,於是帶領文臣武將遊獵於尹水和洛水之間。在此期間朱溫與幕僚商討了征討鎮州和定州的方案,他要對趙王鎔動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