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12年閏五月,後梁太祖朱溫病情更加嚴重了。他不但病情加重心中也是憂心忡忡,十五日他在病榻旁,對前來探病的敬翔等近臣說:“我經營天下三十年,沒想到太原李克用的後代會變得如此強大。我看李存勖的誌向不小,上天又要奪去我的陽壽,我死了,我的兒子們不是他的對手。我死無葬身之地了!”說完竟然哭昏過去,很久才又悠悠醒來。
梁太祖朱溫親生有七個兒子五個女兒;大兒子朱友裕病死在征討邠州楊崇本的途中,由於早死,後追封為郴王。二兒子朱友珪封為郢王,其母為亳州營妓。三兒子朱友貞被封為均王,母親就是元貞皇後張氏。四兒子朱友孜,被封為康王。五兒子朱友璋,被封為福王。六兒子朱友雍為賀王。七兒子朱友徽為建王。
朱溫還有四個史上有名的義子:他們是被封為博王的朱友文,原名康勤字德明;被封為冀王的朱友謙,原名朱簡;被封為左龍虎將軍的朱友恭,原名李彥威;還有個朱友讓,原為開封巨商,也被朱溫收為義子。
朱溫的長子朱友裕從幼年時就跟隨父親南征北戰,騎術精奇。手上一張寶雕弓百發百中,在梁軍對外戰爭中也立下不少戰功。照理應該是朱溫立儲的不二人選,可惜的是死得太早。而朱溫對其餘的兒子都很失望,認為他們都不是接替他霸業的材料。在這些親兒子和幹兒子中朱溫感覺隻有朱友文比其他兒子還強些。
朱友文雖然是養子人長得漂亮,也很會說話,做的一手好詩。一直跟隨朱溫左右,負責征集賦稅聚斂錢財以供軍用。朱溫稱帝後安排朱友文經常留守東都汴梁,封他為建昌宮使,總管後梁錢糧軍需。朱溫所以對這個幹兒子如此重用,一方麵是覺得朱友文能力比自己的親兒子們強,另一方麵還因為這個幹兒子有一個無比漂亮的老婆王氏。朱友文雖然經常留守東都,可他卻派王氏不時入宮去侍奉父王朱溫。這決不是朱友文多麼孝順,而是派王氏無限接近朱溫,覬覦後梁的皇位。
元貞皇後張氏沒有去世之前朱溫還有所忌憚。張氏出身官宦之家,從小讀書識禮,聰明智慧,朱溫對張氏言聽計從。由於張氏從旁勸導,朱溫做事尚不至於任意胡為。張氏去世以後,朱溫身邊沒有了這樣賢惠的夫人,做事就一天比一天任性起來,把張氏臨終勸誡他不要“嗜殺、好色”的話也忘得一幹二淨。那博王妃王氏體態風騷妖嬈,加之年輕膚美,一心要助丈夫登上皇位,自然對太祖朱溫曲意逢迎。一來二去這王氏就上了梁太祖的龍床,大梁皇帝朱溫也就做下了那扒灰之事。
在朱溫身邊,另一個比朱友文小兩歲的兒子就是郢王朱友珪。朱溫命他做左右控鶴都指揮使,他的母親當然身份不如張氏夫人高貴,原是一位亳州營妓。朱溫對這個親兒子卻是不大喜歡,還有一次因為朱友珪犯了錯誤親手用鞭子抽了他一頓。朱友珪看到朱友文在父王麵前很得寵,非常痛恨。朱友珪眼看父王身體一天一天變壞,後梁的繼承權就要落到朱友文的手中心中十分焦急。那博王妃又頻繁出入後宮迷亂了父王的心智,朱友珪知道父親好色,於是決定也派出自己的夫人張氏去後宮侍奉梁太祖朱溫。郢王妃張氏雖然姿色稍遜於王氏,但也是百裏挑一的大美女。朱溫經不起誘惑也同樣臨幸了這個兒媳,做下了五代史中最令人非議的尷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