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17年七月,契丹大軍圍困幽州已經二百多天,城中形勢非常困難。雖然李存勖已經派出李嗣源、閻寶兩位大將去增援幽州,可是仍未打退契丹兵馬。晉王李存勖感覺去支援幽州的兵馬還是太少,於是又派出李存審帶領從南線抽調的兵馬去與契丹作戰。
李存審與李嗣源、閻寶在易州會合,這時他們共有了七萬軍隊。三人議論軍情,李存審說:“敵眾我寡,敵人騎兵多,我軍騎兵少,如果平原相遇,敵人萬騎衝擊我們陣地,戰士們會全部戰死。”李嗣源也說:“敵軍作戰不帶輜重,而我軍帶有許多軍需物資。平原作戰敵人一定會來搶奪我們的軍糧,這樣我們就會不戰自敗。我們不如走山路偷偷直抵幽州,與幽州城內兵力相結合,就容易打敗敵軍了。途中如遇敵兵我們可據險而守,也不怕敵人騎兵。”八月十七日,後晉的軍隊從易州向北出發,二十三日翻過大房嶺(在北京房山區),沿著山澗再向東進軍。李嗣源和兒子李從珂帶領三千騎兵為前鋒,據幽州還有六十裏遇到了契丹的兵馬。契丹兵大驚,退卻,李嗣源帶兵則緊隨其後。契丹軍在山上行走,晉軍則在山下行走,每到一個穀口契丹軍都會攔截晉軍,李嗣源父子麾兵力戰才能通過。晉軍到達山口時,有一萬多契丹騎兵攔截,晉軍士兵都不禁膽寒變色,李嗣源帶領百餘騎兵首先衝了過去。他脫掉鎧甲,揚鞭上馬,大聲用契丹語呼喊:“你們無故侵犯我們的疆土,晉王命我帶百萬戰士要直搗西樓,要滅你們的種族。”李嗣源挺長槍三次衝入敵陣,親手殺死了一名契丹酋長。晉軍的後續部隊也趕到,一起殺退了契丹軍,晉軍才通過了山口。李存審命令軍士伐木做成鹿角,每人手中一根,部隊停下來時就紮成營寨,敵軍迫近就萬箭齊發,箭矢如飛蝗遮天蔽日,被射殺的敵兵及馬匹把道路都擁塞了。快到幽州的路上,契丹軍擺出陣勢,等待與晉軍決戰。李存審命令步兵在後麵列陣,先不要動。命令老弱兵士拖動樹枝,點燃柴草,一時煙塵滾滾,契丹人不知晉兵到底有多少人馬。這時李存審一聲令下,戰鼓被敲得震天駕響,晉軍部隊一起衝鋒,契丹兵被從北山趕了下去。契丹人丟棄的車帳、武器、鎧甲以及牛、羊等滿山遍野都是。契丹軍被打得大敗,晉軍斬殺俘獲契丹兵馬近萬人。二十四日,契丹軍解幽州圍敗退而去。李嗣源進入幽州,防守幽州的大將周德威握住李嗣源的手不禁老淚縱橫。
契丹王封盧文進為幽州留後,後又封他為盧龍節度使。盧文進長期駐兵平州(今遼寧省遼陽市),經常帶領奚人(契丹一部)騎兵入後晉北邊殺掠居民。晉軍從瓦橋關運糧到薊州,往往被截。契丹入寇盧文進則帶領漢兵為向導,盧龍諸州被搞得殘破不堪。
後梁帝多次征召劉鄩入朝,九月劉鄩回到汴梁。朝廷把丟失河溯的責任歸罪於他,解除了劉鄩的平章事官職,貶他為亳州團練使。
公元917年十月,晉王李存勖回到晉陽。李存勖常年在外征戰,凡軍府政事全都委托監軍張承業辦理。張承業本名康繼元,幼時被閹,拜在大太監張泰門下為養子,改名張承業。後被僖宗派往李克用軍中為監軍。崔胤為相下令誅殺宦官,李克用將他藏在斛律寺,昭宗死後,李克用又請出張承業仍為監軍。李克用病危托孤,張承業是其中老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