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22年,正月初一,王都到王處直被拘禁的地方去看望這位前易、定節度使。王處直大罵王都說:“逆賊,我有什麼地方對不起你,你竟然對我這樣?”說著就揮拳向王都胸部打去,王都閃身躲過。王處直這時手中沒有武器,就張口要咬掉王都的鼻子。王都揪住王處直的袖子才沒有受傷。王都命手下捆住王處直的手腳,憤然離去,不再理會王處直,不久王處直就憂憤而死。
李存勖帶兵抗擊契丹,來到新城以南,這時契丹的前鋒部隊已經到了新樂(新樂市屬河北石家莊市),渡過了沙河向南進軍。晉軍將士聽到這個消息都不免膽戰心驚,契丹軍進展如此神速,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晉軍的士兵有人開始逃跑,軍官殺了一些逃兵也製止不住。諸將對李存勖說:“契丹人把所有的軍隊都調到這裏來了,我們寡不敵眾。”又有人說:“聽說梁軍大舉進攻,我們應當回到魏州以救根本之地。放棄圍困鎮州,向西退到井陘,回避一下契丹軍的鋒芒。”晉王猶豫不決。郭崇韜對晉王說:“契丹人是被王鬱誘惑而來,他們的目的是奪取財物,不是解救鎮州的危難。大王最近擊敗梁軍,威震夷、夏,契丹人聽到大王來了,一定會灰心喪氣,如果我們能挫敗他們的前鋒部隊,後麵的契丹人一定會逃跑。”李嗣昭這時也從潞州趕到新城,他也對李存勖說:“現在強敵在前,我們隻能前進,不能後退,不能輕易動搖軍心。”郭崇韜,字安石,是代州(今山西代縣)人,早時跟隨李克修為將,李克修死後成為李克用身邊近臣,他做事幹練,遇事機警,很得李存勖信任。
李存勖聽了兩位大將的話,恢複了信心,說道:“帝王的興起,自有天命,契丹又能把我怎麼樣!我曾經率領數萬之眾平定太行山以東,碰到小小的契丹虜寇難道還要避讓嗎,那樣有何麵目君臨四海呢!”於是李存勖親自率領五千騎兵先出發,來到新城北。一半部隊剛出了桑林,契丹一萬多騎兵見到,嚇得馬上逃跑。李存勖將士兵分為兩隊,分頭追擊契丹人。沙河橋窄,河水冰薄,契丹人掉在河中淹死很多。追出十多裏,擒住了契丹王的兒子。當天晚上晉軍住在新樂,契丹王正在攻打定州,敗兵逃到大營。契丹王聽到晉王到了,帶兵退守望都(屬河北省保定市)。
晉王來到定州,王都出城在馬前跪接。晉王進城後王都擺宴為晉王洗塵,在酒席宴上,王都提出要把自己的女兒許配晉王的兒子李繼岌,晉王點頭答應。
公元922年正月十七日,李存勖發兵望都。晉王帶領一千騎兵先行,途中遇到契丹奚族首領禿綏帶領的五千騎兵,晉軍被包圍。晉王麾兵力戰,親自領兵四次衝擊敵陣,從午時打到申時,沒有能夠突圍。李嗣昭聽說後帶領三百騎兵衝擊敵軍側後,才使得李存勖突出重圍。晉軍後續部隊來到,李存勖指揮軍隊奮勇衝擊,契丹兵大敗,晉軍追擊直到易州。當時北方下了好幾天大雪,平地雪積數尺。契丹人南下本來就是烏合之眾,目的是到中原搶掠,那裏帶有輜重。平地大雪覆蓋,契丹軍人馬都找不到吃的東西,凍餓而死的契丹人一個挨著一個倒在道路上。契丹王指著天對盧文進說:“上天的意思是不讓我到這裏來。”於是指揮軍隊向北撤退。
晉王帶兵跟蹤契丹退兵,契丹人走,晉軍也走,契丹人停下宿營,晉軍也停下不走。晉王看到契丹兵在野外睡覺的地方,地上的鋪草,方方正正,一點也不亂,晉王對部下說:“契丹人的軍法還是很嚴格的,我們中原的軍隊不如他們。”晉王來到幽州,派二百騎兵跟蹤契丹兵,並告訴他們:“契丹兵出了邊境你們就回來。”這些兵依仗勇敢,竟然邊追邊打,最後都被抓獲,隻有兩個士兵逃了回來。契丹王把王鬱叫到帳中,大罵一通,命令士兵把他綁起來帶到北國,從此再也不聽他的計謀了。
晉王李存勖帶兵到北邊攻打鎮州,留下李嗣源和李存審保衛德勝城。李存審就對李嗣源說:“梁人聽說我們南麵兵力減少了,他們不攻德勝,必然會襲擊魏州。我們兩個人不能都集中在一起,必須分兵把守。”於是兩個人把軍隊分開,一部分軍隊駐紮在澶州。梁將戴思遠果然帶領楊村全部軍隊直奔魏州,這時李嗣源已經帶兵走到梁軍前麵,駐紮在狄公祠。李嗣源派人通知魏州,讓守衛魏州的人有準備。戴思遠到魏店,李嗣源派出將領石萬全向梁軍挑戰,戴思遠知道晉軍有了防備,於是就向西渡過洹水,攻下成安,大肆搶掠一番而回。後來戴思遠又發兵五萬攻打德勝北城,在城外挖了壕溝及建了不少牆壘,切斷了晉軍出城的道路,晝夜進攻,李存審全力堅守。李存勖聽說德勝城危急,二月從幽州出發,五天到達魏州。戴思遠偵知晉王回來了,吩咐士兵燒掉營壘,退回了楊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