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讓各路閨秀春心萌動的鑽石王老五,劉氏琢磨半晌,依然沒理出頭緒來。
按老爺的性子,鎮國將軍次子可以提前排除,不是人人都能效仿林燕玉,鍾秦比得上莊凜?
肖川磊與顧長安並一起,這就不好選了,黛玉大抵更鍾情脾性溫和的小世子,林如海則更欣賞同樣是探花郎出身,依靠自身實力坐上鴻臚寺丞位置的顧長安。肖、顧二人處於兩個極端,選擇富二代或者拚一代,這是個問題。
劉氏回頭就將三個名字遞到林如海手中,恰好,這三人林如海都聽過。“顧長安有安邦定國之才,乃不世出的賢臣,聖上放他在鴻臚寺怕是在磨礪性子,日後是要重用的,黛兒若能與之結秦晉之好,倒是美事一樁。”
果然……
這還真讓劉氏猜中了。
她抿了抿唇,“老爺以為南安侯府如何?總不能讓黛姐兒過去吃苦的,顧長安也太清貧……”
入京兩年,林如海已基本摸透新皇脾性,王侯世家瞧著光鮮,指不定就成了卡在皇帝心裏的一根刺,帝王之心比什麼都難以捉摸。瞧瞧賈王史薛四大家族,雖不至於徹底敗落,新皇登基之後,他們的財勢遠不如從前。
薛家婦人還算聰明,將獨子送進侍衛營調.教,又允了鼇家的提親,雖不及全盛之時到底保住了祖業。除此之外,王家還有王子騰撐著,賈、史兩家沒落的速度簡直令人唏噓不止。
與之截然相反的是江南甄家。
林家撤出江南,徒留甄家獨大,兩年內斂財百萬之巨,惹多少人紅眼。
有個詞叫盛極必衰。
甄家策馬懸崖而不自知。
聽劉氏如此說,林如海瞥她一眼:“婦人之見!”
劉氏雖出自書香世家,比普通女子多幾分才學,到底是站在女子的角度思考問題,又聽林燕玉說,那家世好的指不定也對黛玉有想法……劉氏對林燕玉的信任程度實在太高,聽她這麼一說,心中的天平就瞬間壓向小世子。
天知道,托特女漢子也是坑貨。
她隻說了前半句,後麵沒說……速配成功率低於30%的,管家大人壓根沒收入《花名冊》中,能夠被提名的,都具有相當的速配率。尤其留到最末這三人……隻要林家放出一些些風聲,他們保準自個兒湊上前來,當然,原因是不同的。
南安侯府看中的是林如海的潛力以及神威將軍府的勢力。
滿京城誰不知道,將軍夫人林燕玉對妹妹是極好的。
小世子沒見過黛玉,他卻於人潮中瞻仰過將軍夫人的風姿,隻要林黛玉有姐姐一半風采,他也就值了,退一萬步說,若真娶個河東獅無顏女,不過讓她占個世子妃的名分,了不起再納幾房妾室。
要走到這一步也不容易。
鎮國將軍府可能答應的原因比較喜感,莊凜本來是個倒黴蛋,他娶了林家庶女,然後就平步青雲十頭牛也拉不住。一個庶女就有這麼大威力,若能把嫡女娶回家那還得了……林如海做了那麼多年的巡鹽禦史,嫁妝也不能摳的。
當然,鴻臚寺丞顧長安的理由更坑爹。他一直對神威將軍府抱有極濃厚的興趣,總覺得莊老二和他夫人都是神人,顧長安此人性子雖然冷淡,卻有極其嚴重的研究癖。
神威將軍夫人的妹妹……應該不會讓人失望吧!
這些也就隻有整理《花名冊》的管家大人以及宿主林燕玉知道,林如海與劉氏全然不知,不過,已經選到這份上,林如海心裏已經有了計較,他也不著急,距離黛玉出嫁最少還有兩年,他有足夠的機會考核這三位“女婿候選人”。
林家事事順遂,莊家則是另一種光景,老大莊聿在留任原職三年之後,終於升了半階,本是個好兆頭,萬事開頭難。誰知竟遭遇兩重麻煩事。
其一,平妻陳氏生的瓊哥兒患有啞症,太太請了好些大夫看過,說辭相同。
其二,莊凜莊洵都對表舅梁易行表現出極大的排斥,莊聿不明所以,莊翼德與莊陳氏卻對其抱有極大好感,矛盾初見雛形。
梁易行雖念過書,因為缺乏天賦,到南邊做起商人,賣的是洋貨,此番回來他帶了好些寶貝,就想在京城裏開個鋪子,賣些進口的香料首飾……若隻是這樣也沒有什麼,同他一起入京的還有幾個穿著奇裝異服的洋人,他們不知從哪裏學會了大晉朝語言,在京城裏辦了個教堂,收信教徒,免費給人看病。
隻要是人,都有劣根性,多少喜歡占便宜。
誰能保證一輩子無病無痛?不花一兩銀,隻要信上帝就能免費看病。這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很快,教會就聚集了好一幫被洗腦的無知民眾。
這事管家大人吐槽過,林燕玉當然知道精神腐蝕的危害性,比武力攻陷更麻煩,一旦讓外國傳教士在大晉朝站穩腳跟,他們稍稍撩撥就能動搖大晉朝的基業。傳教士入京是個相當危險的信號。當然,這些話林燕玉不能直接說,內宅婦人不能妄議國事,且說,從管家大人的態度以及任務進程她能推算出,這是全球製霸必經之路。
傳教士湧入,大晉朝打開國門,開眼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