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情感風鈴 12. 評選背後(1 / 2)

六 情感風鈴 12. 評選背後

賴凱輝

案例背景

學校為了規範學生的行為?熏從上學期開始開展評選“文明禮儀小天使”活動。具體措施是在每周班會課每班評選出一名“小天使”,他們不但要有出色的表現,還要承擔責任:每天佩帶著“文明禮儀小天使”的綬帶,在校園裏督促、檢查同學們的行為是不是符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要求。

案例過程

又到了每周評選“文明禮儀小天使”的時間,我走進安靜的教室時已經看到上周被評為“小天使”的小維戴著綬帶站在講台上——他將主持本周的評選。我示意小維等一等,我先小結上周的班級情況。我這一次的小結,是別有用心的——我想幫班長翩兒拉票。

班長翩兒生在一個單親家庭,所以性格比較倔強、獨立,要說學習成績她確實不錯,工作和管理方麵,她也是我的得力助手。但是由於家庭的因素,使得她在性格方麵有一定的缺陷,比如她的暴躁、以自我為中心……基於這樣的原因,在前幾次的評選中,她都落選了。我希望通過這段時間的努力,翩兒能夠在這次評選中成功當選。其實我想利用這樣的班級小結為她樹立威信,達到為她拉選票的目的。

我的小結很快結束了,小維馬上開始主持評選。同樣的選舉程序、同樣的學生,而我卻因為有了這點私心而格外緊張,我坐在教室的最後麵,聽著在小組選舉中獲勝的學生一個一個地上台去演講,我無論如何都無法平靜下來。選舉的結果很快就有了,翩兒再一次落選!我不敢看她那因失望而變色的小臉,怕她珠淚盈盈的樣子會讓我失去理智(其實我真的有不管選舉的結果如何,硬性讓翩兒當選的想法)。

不過我還是決定先聽聽同學們的意見。我笑著對大家說:“老師覺得班長表現不錯,為什麼你們沒有選她呢?”學生們絲毫沒有猶豫,都高高舉起小手要求回答。有的同學說:“班長做得也不錯,但她不是表現最好的,老師你說了要評最好的。”有的同學說:“我們評選的是表現最好或者進步最大的,她也不是進步最大的……”唉!我最初在評選定位的時候給學生們說得很清楚:要評選表現最優秀和進步最大的同學。現在學生們已經完全明白評選的意義,他們運用得非常好,但是我自己卻糊塗了。

沒有一麵鏡子,我看不到當時自己的表情,但我的心情極為複雜——學生有自己的主見,能夠清楚了解評選的意義,我本來應該很高興,但是他們居然無視我的意願:我想他們應該知道我想讓翩兒當選的意圖,這一點讓我很難受!我一直以為我是他們喜愛的老師,我活潑、開朗,上課總喜歡營造生動的氛圍,願意傾聽孩子們的心聲,我喜歡他們,平時他們對我也很熱情,對我的意見很少持反對態度。我以為他們知道我有選翩兒的意思就一定會投翩兒的票,讓翩兒成功當選,沒料到我失算了。他們不但不選翩兒,還用我製定的評選規定來向我解釋原因。我不知道怎麼走下講台的,又怎麼離開教室的,隻知道我沒有推翻他們的評選結果,並且還笑得很難看、很勉強地表揚他們對評選規定的清楚理解和認真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