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1 / 3)

有陸家人在後頭把關,溫樂收了地契和兩萬兩白銀,也沒有光進不出的道理。陸棠春自然是送回陸家去的,他也沒有再揪著陸棠春收押賦春官員的事情不放,等到拿回了那家酒樓之後,他想了想,還是覺得應該轉變一下裝修風格,拿來賣賦春特產才好。

那酒樓十分大,上下兩層結構,後麵還搭送不小的後院,後院內還有冰窖與地窖,在這寸土寸金的臨安也難怪會價格不菲,竟然也能叫陸家這種大戶的公子也都念念不忘,就是拿不出錢來。

他把酒樓內之前沾水就打滑的青石板路都給撬了,鋪上深紅色的穩重的實木,牆壁漿過後用商城內的噴繪漆給做成反色最好的暖色牆,櫃台清一色的無色金屬板,裏頭鋪著油光水滑的羊毛毯,再在後院打上一小塊太陽能板,來維持這個小小的商鋪中需要的能源,其餘的小射燈安裝在隱蔽性極好的夾層中,暖光一打,五分的珠寶便閃耀出十分的色澤來。

然後他讓人拆除了客棧內的大樓梯,二層圍繞著天頂做出一圈環屋的長廊,將客棧的客房全部給打通又另外裝潢,做成特殊的vip包間。那裏頭自然是恨不能極盡奢靡,連鞋襪也要換過了才能踏入,裏頭柔軟的躺椅以及氣派的長桌燈具之類的,簡直是讓麥靈通都稀奇到舍不得離開。

溫樂指點他:“你記著,日後這盞自明燈,你們放上兩片水晶,裏頭燃上白蠟,人家若是問起這光源為什麼這樣亮,你們就說是水晶片折射的好。人家若是要買,你們隻管抬高了價格賣出去就是。肯定是比單獨點燭火亮上很多的。自明燈這玩意兒多倫他們帶的也不多,賦春通商的消息可是秘密的,別輕易泄露出去。”

他說的是沾上反光塗料的透明金屬片,塗料和原料肯定都是商場來的,便宜倒是挺便宜,日後也可以拿來做寶貝販賣。可惜的是他不知道水銀和玻璃是怎麼來的,否則還可以省掉一些成本。

麥靈通連連答應。而後看了陸家給他們送的店鋪,那是一家當鋪,一間茶館,一間兼售布料的成衣鋪,位置都不能算是多好,但生意也過得去,能盈利一些,可以看出陸家人在臨安的買賣涉獵頗廣,影響不小。

換了主人,這些店鋪的掌櫃們都有些驚慌。這些人自然是陸家人一手栽培出來的人才,若放在平常,陸家人肯定是不會叫他們跟著店鋪一起留下的。但如今陸長安想的更遠,他將鋪子送給了人家,卻把人手都給抽走了,到時候生意做虧本,溫樂說不得還要埋怨他小器。既然西瓜都已經丟出去了,又何必舍不得幾粒芝麻?

掌櫃們自然不知道其中內情,一夕之間這店鋪的所有權就易了主,他們哪個不是靠著商鋪養家糊口等吃飯的?若是丟了手頭的工作,隻怕積蓄撐不了多久,家中的妻兒就要挨餓受窮了。

這使得他們並不敢小看新來的主家,生意做的不大,這些掌櫃都是謹小慎微的性子,沒有那種妄圖欺上主人腦袋的念頭。他們隻盼著不要丟飯碗,能混口飯吃而已。

溫樂又不傻,人家買賣做的好好的,把人家辭了幹嘛?人辭了誰幫他賺錢?他去挨個兒考察了一下,發現這些人都比較本分老實,也就沒有過多為難,讓他們繼續幹從前的工作。隻是每季度的賬冊必須要記的清楚,然後送到賦春來讓他檢查。

此外就是珠寶坊的事情了。

對於溫樂這個對於珠寶經營的設想,陸長安表示十分意外。從古至今的商人們做生意,都是打開門來任由人買賣。再高個級別,那便是皇商,出手的貨物皆由帝王家享受,尋常的有錢人哪怕是既有權勢的,也未必能弄到一星半點。而溫樂提出的高級會員製度,無疑是打開了陸長安新世界的大門。

溫樂從前也不是做生意的,但拾人牙慧的一星半點知識總能記下一些,他的某些後世老板最愛的“裝逼”製度讓陸長安深受啟發,是啊,若叫人覺得買上他們的東西便是身份的象征,那全大厲有錢人千千萬萬,還能發愁生意不成?

於是兩人一拍即合,珠寶樓由陸家入股兩成,溫樂提供珠寶原材料,陸長安提供能工巧匠雕琢飾品。兩廂合作之下,隻三個月功夫,新店鋪“珠光寶氣”便盛大開業。

溫樂隱於幕後並不聲張,陸家人集體站台,再加上韋萬江作為臨安府的父母官出場,開張時典禮盛大到不可思議。

韋萬江抽搐著嘴角,露出僵硬的笑容來招待府衙內的同僚,看見了臨安兵馬司的都轄後眼都不眨。還有啥呢?還有啥不能接受的?嶽丈一家都和溫樂那小子握手言和恨不能親如一家了,兵馬司不過出了回兵,他還有什麼不能接受的?姊妹易嫁

至此,賦春領地內積壓嚴重的珍珠終於有了銷路。也因為韋萬江不敢再做阻撓,很快賦春的其餘貨物諸如鮮果也迅速的得以運出,貨車朝著茶樓內運貨時來湊熱鬧的臨安百姓就已經看起稀奇來了,等到正式開始販售,鮮果又帶動了茶樓的生意,狀況簡直比溫樂想象的還要好!

等到了年末,看著臨安府增加了不少的稅收,原本耿耿於懷的韋萬江撇撇嘴,又稍微安慰了一些。多出來的錢到頭來還不是進了他自己的口袋麼?

做生意得來的錢進了口袋,溫樂是單純將這一部分的收入放在賦春城建上的,有了錢,許多當初不敢做的事情現在都可以撒手去辦了。

賦春的肉價太貴了,百姓們吃不起肉可怎麼成?養殖業一定要搞起!

另外,賦春盛產的鮮花,不拿來做香水精油實在是可惜了。還有賦春驟然增加的糧食,現在還無法看出和從前太大的差別,但再過幾年,以現如今的人口,驟然增加的糧食肯定是會有積壓的。那些糧食朝哪裏去,溫樂如今還沒有一個確切的決定。他內心是趨向於讓中原百姓買到糧食的,可朝廷把持著糧產,他若貿然出手,絕對會引起龍椅上那位的戒備。這樣看來,銷往海外反倒是最省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