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日, 沈惜都沒有在冰碗中見到葡萄。
喬侯爺不會跟葡萄記上仇了罷?沈惜默默的腹誹,卻是沒敢再提過。
“嫂子,我也要去衛國公府嗎?”在一旁端著水晶杯啜著冰鎮酸梅湯的喬漪, 她放下了杯子, 憂心忡忡的問道。
沈惜點頭, 她放下手中的小叉子, 笑道:“跟嫂子去做個伴兒,前兒周姐姐不是還邀請你了?”
就在前日, 衛國公府的世子夫人周氏,親自帶著元哥兒上門道謝。
沈惜和喬三夫人的關係算是徹底鬧僵了, 故此她不願再給太夫人和喬三夫人麵子, 等到周氏帶著元哥兒在太夫人麵前見過禮後, 直接把周氏母子請到了榮寧堂招待。
太夫人試圖挽留, 隻是礙於沈惜態度強硬, 喬三夫人的事還懸而未決,她不想在這時惹怒沈惜, 便隻得作罷。
作為衛國公世子夫人的周氏自是很快便明白了其中的緣由,隻是她沒有做濫好人,在太夫人留她時, 堅決的看沈惜的神色行事。
畢竟救了她兒子的是沈惜。
是以周氏抱著元哥兒, 痛快的同沈惜回了榮寧堂。
周氏性子本就爽快,遇上開朗大方的沈惜, 且她又救了兒子的命, 自然對沈惜非常熱情。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周氏自是不會再拿以前的目光看沈惜。
當周氏知道沈惜因此受了傷,送了不少珍貴的補品過來。
沈惜也喜歡她的性格,兩人相處不錯。幫著沈惜待客的喬漪溫柔耐心,幫著一起照看元哥兒,哄得元哥兒一口一個“姑姑”叫得甜。縱然兩家原先不太熟,頓時也覺得親近起來。
她帶著元哥兒在榮寧堂留了半日,用過午飯後才走。末了還邀請沈惜和喬漪,過兩日衛國公府太夫人從五台山回來,請姑嫂二人去做客。
沈惜滿口答應下來。
這是她在京中打開交際圈的機會,畢竟原先永寧侯府自是有自己的交際圈,作為永寧侯夫人的沈惜,卻是沒有的。
喬漪雖然今年才十二,離著說親還有兩三年,多出門長些見識也是好事。這些年她倒是被教得舉止優雅、進退有度,卻沒人管她的交際。
“明天穿的漂亮點。”沈惜笑眯眯的道:“她家有位姑娘同你差不多大。”
衛國公府子嗣單薄,太夫人膝下除了這衛國公一個兒子,也隻有一個女兒。衛國公亦是隻生了世子一個兒子、兩個女兒。故此元哥兒在衛國公府,妥妥的寶貝疙瘩。
沈惜對衛國公府自是不了解,這些還都是問了喬湛才知道的。
喬漪這才答應下來。
她心中清楚,衛國公府邀請的是嫂子,她隻是順帶罷了。喬漪對這些事還是極為敏感的,可嫂子是好意,她便咬了咬牙,沒有拒絕。
“嫂子,我先回去挑衣裳首飾了。”喬漪瞥了一眼牆角的時辰鍾,估摸著哥哥要回來了,便道:“晚飯我就不過來用了。”
還不等沈惜留她,喬漪跑得比兔子還快,帶著丫鬟就飛快往自己院子裏走。
沈惜哭笑不得的搖了搖頭。
果然她才離開不久,喬湛便從外頭回來了。
如今喬湛在鬆濤院的東西差不多大都搬空了,除非有緊急公務要處理,喬湛下衙回府後,都會直接回榮寧堂。
“侯爺,您回來了。”沈惜忙從軟榻上起身。
她膝蓋上的傷早就全好了,見喬湛進來,她輕車熟路的上前幫喬湛更衣,動作已然不像開始般生疏。
喬湛十分享受媳婦在他身前身後的忙活。
等他換好家常衣裳,兩人在軟榻上坐下。沈惜道:“侯爺,明兒我想帶著阿漪去衛國公府做客。”
喬湛並不驚訝。
雖說永寧侯府同衛國公府交情不深,但衛國公府的家風如何,他還是知道的。沈惜救了元哥兒,衛國公府必是要知恩圖報的。
能多出門走動走動,而不是局限於出門便是承恩伯府,喬湛也是樂見其成的。
“到時候我安排幾個護衛陪你和阿漪過去。”喬湛點了頭。
沈惜笑著道了聲謝。
“還有件事……”沈惜轉了轉眼珠,問道:“舅舅家的大表妹,同寧家公子定下來了嗎?”
喬湛挑了挑眉,漆黑的墨眸看著沈惜不說話。
如今沈惜同方家的關係已經緩和了許多,這樣的事,她該問過舅母了才是,怎麼又來問他?
“這不是我想帶著阿漪和三表妹,上街去買些送給大表妹的賀禮。”沈惜敗在他的目光下,忙道:“也就半日的功夫。”
這些日子喬湛一直控製她的活動範圍,等閑出門這樣的事,是肯定不會答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