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一劍入江湖(1 / 2)

(前麵有個楔子,各位別忘看了,是個大伏筆。)

萬劍拜姑射!

時日驚蟄,在淮南道至西的姑射山上,無數江湖武林之中的劍客高手紛紛摯劍而來,隻因,今日便是天下第一劍客陰陽老人每五年才召開一次的問巔劍道。

一劍橫絕江湖半甲子,陰陽老人自打三十年前在天山之巔戰勝劍魔獨孤之後,便以無敵之姿昂然立於劍道雄峰之上,無人可敵其一二。雖是隱逸姑射山之上,三十個春秋未曾下山,可是在江湖上的威望卻是逐日深重。

也是基於此,無敵劍客看到江湖劍道氣運繁盛,每逢五年,便召開一次問巔劍道,天下萬萬劍客皆是拜劍而來,以圖能探求到一二劍道奧妙。

姑射山號稱仙山,有六龍回日之高標的氣勢,相傳有神人居住。

古時道教大真人莊周登臨姑射山,大受啟迪,欣然寫出《逍遙遊》。“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如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禦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

姑射山上終年雲環霧繞、流光溢彩,恍若仙境,世人踏足,無不驚豔其中。山中,多奇鬆怪柏,參天入地;靈花異草,生香發光;猿嘯林頭,狐躥林間,好不自在快活。

在山之上,霞光染天,天幕繽紛色彩,仙鶴盤旋,長鳴清亮,清風流雲,自展自舒。

當年青衫仗劍走江湖的青蓮劍仙遊曆此山,觀雲海起伏,參天地妙悟,看到滿天彩霞之時,更是做出“張口一吐,半天彩霞”的舉世豪言詩詞,傳揚江湖與文壇。

姑射山雖光風霽月、風景無邊,可也絕不是任何劍客隨便都能攀上山巔飛仙台的。

可以說,武道三大境,明王、穀神、浩氣,若是沒有穀神境界的修為,是絕對不能抗住陰陽老人的劍意威壓,攀上飛仙台的。

更遑論,在武道三境下的一二流武夫,還不是隻能老老實實腳踏實地登山而上。

未過驚蟄先打雷,九重天上雲不開。

密密麻麻的老少劍客在山道上前赴後繼攀登,各色燦麗的劍氣在蔓延,照耀漫天黑雲。

“唉……老咯,不中用了,上一次還能走三百步,這次遠遠不如了喲。”花甲老人拄著劍柄,在山道旁邊的岩石上坐下,向同行的幾個年輕後生揮了揮手,坦然道:“你們幾個年輕夥子接著上去,就算到不了飛仙台,也權切當是在陰陽大宗師的劍意威壓下,曆練一次。”

飛仙台乃是姑射山之巔,傳聞上古時期有仙人於此羽化飛仙而去,仙氣浩蕩,萬裏山河皆可望見。

到了如今,這裏是陰陽老人悟劍之地的飛仙台,更是在那神秘詭譎的飛仙傳說之下,多了幾分江湖人高山仰止的非凡氣韻。

故而,陰陽老人坐鎮飛仙台,劍意威壓一重重釋放而下,自然而然是越往上越艱難。

在花甲老人身前的幾個年輕劍客,他們可不是能大步流星登山而去的明王境高手,更不是敢禦劍上山的穀神境劍客,堪堪隻算是江湖上一二流的武人而已,也蹦躂不出什麼氣勢恢宏的出場,隻能咬著牙、硬著頭皮,一步一步,艱難費力踩在山道石板上,慢慢向上攀登。

當然,他們心裏自然少不了對那些禦劍飛天的大劍客一陣誹謗,恨不得天上降下一道天雷把那些沒事就禦劍飛來飛去的高手劈成雷公嘴臉。

“快看,居然是黃金大龍!”有人眼尖,看到西邊有九尾黃金龍氣飛卷而來,氣勢浩蕩無邊,無數劍客紛紛側首以望。

在那邊,一人背負黃金大劍,身姿昂藏,腳踏九尾黃金龍氣,麵色冷峻,橫貫長空,直奔姑射山山巔。

與此同時,北方天空之上,一道恢弘無比的神聖劍光落至,猶若天神福祉庇佑一般,讓整座姑射山都聖潔了幾分。

姑射山山麓,驀然幻化出三千九百朵青色蓮花,一層銜接一層,重重疊疊,盡數圍繞著一個青衫白馬的劍客,氣態萬千,騎馬而來。

原本坐在山道岩石上歇息的老人倏然站立起來,對他而言,一甲子的光陰都沉浸在劍上,隻是奈何天資普通,一輩子都沒練出什麼高深劍法,熬到老,也還隻是一流武夫的水準。

然而此時卻不同了,武功境界不高的他,一甲子的江湖遊曆,也積攢下了不淺的江湖閱曆,此時看到有人駕九龍而來,有人如天神降臨,有人腳踏三千青蓮而至,即若天人一般。

頭發銀白的老人癡癡看著西邊而至的那九尾黃金大龍,目光又掃過聖光和青蓮,長長歎息一聲,道:“沒想到劍皇唐淩天、中州軒轅、青蓮劍仙這些人都來了,看來這一屆的問巔劍道,不同以往喲。”

乍暖還寒,老人或許是停歇久了,身子有了涼意,接下酒囊,緩緩飲了一口。忽而又想起半年前的一件事,笑著搖了搖頭。

如果說,此屆問巔劍道為何能召來這麼多的劍客拜山,甚至都驚動了當世幾大劍客出場,那想必和半年前從姑射山上走下的那年輕劍客有脫不開的關係。

半年前,陰陽老人的大弟子君落羽負劍下山,以弱冠之齡,便橫掃江湖,幾乎是橫推一般,蠻橫霸絕從姑射山出發,一路激戰到東海之濱,走過三道十八州,敗在其手下的成名劍客不下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