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份鮑家寨的一切都在往好的地方發展,不過對於梁朝廷來講,七月並不是好月份,首先是梁國大軍在晉地受阻,八萬大軍需要的糧草絕不是一筆小數目。其次就是中原大旱,大量的流民流離失所,普通百姓的傷亡朱溫不在乎,他害怕的是因此而有流民起義。
唐的衰敗一是軍閥割據,第二就是連年的天災讓李氏皇朝根基不穩,同樣的事情現在也發生在朱溫的頭上,有那前車之鑒他怎麼能不擔心?
為此,朱溫在七月中旬就下發一條政令,允許各地地主鄉紳購買無主土地,大肆招募流民!也許這樣會加大地方地主的實力,可同星星之火可燎原的流民大軍比起來,朱溫情願麵對那些毫無忠誠但也輕易不會叛亂的地方豪族們。
朝廷突然允許各地接手流民,更願意出售那些無主的土地,這對於地方豪族來講無疑是一件大好事,雖然一直都在這樣做,可那畢竟是私下而沒有得到朝廷的允許。
當然這對鮑家寨來說是好事也是壞事,好事是鮑家寨現在放開招收流民而不用擔心開封朝廷那邊會有什麼想法,而壞事是鮑家寨一直都在悄悄的接收流民,現在朝廷放開政策,本來一家獨有的局麵瞬間被打破。
鮑家寨如今的勢力讓周圍村寨很擔心,尤其是上三代同鮑家有過衝突的一些村寨,現在更是不惜拿出曆年的積蓄來練私兵、購買軍械增強自己的實力。
黃縣的這些豪族動作最頭痛的也許就是黃縣縣令,現在他的政令不要說出衙門,就是他本人今後見到這些地主豪族估計都沒有大聲說話的膽量。一個不小心得罪一人,就是當場砍死自己估計開封那邊都不會有什麼大動作。
梁國其實現在的局勢並不是很好,雖然是軍閥中實力最強的,又占據中原地區,可實際上梁國實際掌控的地盤隻有今山東、河南兩地,陝西、湖北大部分地區,河北、安徽、江蘇、山西、甘肅、寧夏、遼寧的一部分。
梁國甲士不過二十萬,其中八萬現在困於晉地,其餘還要防備著西川鎮王建、淮南鎮楊渥、鳳翔李茂貞,另外南方蜀王王建稱帝,湖南馬殷、兩浙錢鏐、廣東劉隱、福建王審知、河北三鎮王鎔、定州王處直雖表示歸順,可實為聽調不聽宣。
對於這些勢力朱溫的對應方法也不同,南方聽調不聽宣的軍閥一律封王,大加賞賜,其目的就是穩住他們,讓他們不要過多的參與到北方的征伐當中來。
至於北方諸侯,其餘小勢力暫時以撫慰為主,不冊封也不攻打,安排禮部人員前往結交,至於稱帝的蜀王則給予承認,有互稱帝的意思。
另外還冊封幽州的劉守光為燕王,其目的同樣是借助劉守光為威脅,逼迫其餘北方軍閥不敢牽扯進梁晉梁國的戰爭中來。
朱溫選擇晉國當作第一個對手一是朱溫同晉王李克用有舊怨,第二則是地理位置的原因,南方軍閥富則富可軍事實力不強,而且易守難攻很容易拖住腳步。
而想要攻打北方諸軍閥,攻打任意一方晉國都很有可能會出兵,而攻打晉國對其他軍閥加以利誘威逼,讓他們坐視上觀的可能性則極大,不過晉國的實力有些出乎朱溫的預料,這才讓八萬梁軍困在晉地。
山東豪族有不穩的現象,但此時朱溫實在抽調不出兵力,甚至他知道山東鮑家寨的存在,畢竟三千餘戰奴、幾千流民足以吸引朱溫的目光。至於這件事誰泄露的,不用多言肯定同青州府奴隸坊背後的東家逃脫不掉關係。
三千戰奴不是小數目,當初賣給鮑渠也不是什麼好意,本以為三千戰奴會殺主逃跑,可誰曾想鮑家寨不但穩住他們,現在實力還越發的強大起來。
奴隸坊背後的幾位東家本意是三千戰奴足以把山東各豪族搞得一團糟,到時候朱溫就可以兵不刃血的把山東完全掌握在手裏,而現在……非但越發的無能為力更逼迫的自己不得不進一步增強山東地方豪族的實力。
“陛下,山東地方豪族實力增強也並非完全是壞處,我們隻需注意不要讓一家獨大的情況發生,一切就還都在掌控之中。”開封府,皇宮內,站在朱溫下手的一位青須中年站出排列獻策道。
不要讓一家獨大的情況發生?朱溫若有所思,論行軍打仗朱溫也許不是一流,但玩弄政權,其餘各諸侯加起來也許都不是朱溫一個人的對手,若不是如此他也不會占據中原且暫時安然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