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溪看著三叔公遞上來信,看完了後用手帕掩唇笑了起來,看著三叔公老態愁樣子:“您這是愁那分?”

“唉……那寧國府也是堂堂國公府……”他是很喜歡這個女孩兒,雖然因著林家讓她守了活寡是他們林家欠她。如果她同意,他們也是攔不住。

“那忠順王世子側妃位還給我留著呢!”張雲溪笑著提醒老叔公自己當初同意這門婚事緣由。如果不是母親不想讓自己嫁入王府,又找不到合適人家,不然也不會同意他們林家宗族請求。

“那就好!”老叔公擦了下汗,看著隔著簾子女子:“終究是我們林家欠了你!”

“這話從何說起。不過是你情我願事情,叔公嚴重了。我身份不過是記母親名下庶女,雖然以嫡女身份養大,倒也不如那正經太太肚子出來強。我現過得很好,有什麼不滿?林家裏麵,目前還有我不滿意事情嗎?”張雲溪微微一笑:“要說不滿意,就是這今年為了族長守孝,怕是要有一批人無法參加科舉了。不過下一場,怕是會中多一些。”

“話是這麼說,看著也不錯。但是如果我們人多了,怕是朝中會不好。總歸要有幾個子弟舍了功名去經營商戶。”三叔公想起家裏那些後生,雖然都不錯。但是如果貿然全部入朝,怕是會遭受猜忌。

“這道不怕。”張雲溪抿了口茶:“皇上此時正值用人之時,凡是能夠考上舉人,就讓他們入朝就是了。撒出去,也不過是從縣令做起。合起來也不過十來個人,剩下家經營書肆教導下代才是正理。我們林家,終歸人太少了。子嗣不利,就算為子孫計再好也無用。我們是清流忠行,不管是誰坐皇帝,隻要保證這一點就好。”

“說也是個理!”三叔公和一邊幾個族老聽到人家沒有改嫁意願,也都鬆了口氣。這些年來族裏人參了這女子經營一些分子,族日子到比原先好了十倍八倍。祖宅重修葺後,每家重分配住宅。祠堂供奉,也都一一做好。當初以為不過是個擺設,日後也隻能另想辦法。到沒發現,這個女子確有宗婦之才。如果她要改嫁,他們也沒辦法。也許會扯破了臉皮也說不定,不過這樣就好

“說句不當說,女人這一生無非就是出嫁後有個夫家好依靠。兒孫成群就好。我想法也是簡單,目前這諾大林家可以對我不敬?就是族老們也都賣我一份薄麵。我為什麼要去再找個人家,受那份婆媳罪?這日子過得滋潤著呢……我隻盼著麒兒日後能頂家立業就好。我就是再嫁了,能有現自?”

“這道是,不怕別我就敢保證嬸子林家沒人敢說二話。我可是想著來年娶了媳婦,交給嬸子□呢!到時候,我就不愁這後宅家私之事了!”陪同來一個年輕後生笑著誇讚道。他說很真誠,倒也沒有出了規矩。

張雲溪笑著隔簾點點他:“就你嘴甜!我隻道你想要什麼,前幾天剛到臍橙,待會兒你走得時候把給族裏都拖走。誰家媳婦有了,就多給幾個。我這次得也不多,過兩年田埂樹都長起來了,怕會好多。”

“哎!還是嬸子惦記。不過我路上跟叔公商量了,你說這賈家是什麼意思。拜喪時候要姑娘,這等著過了年節又起這心思。”

“能為什麼,還不是你叔叔生前留下家業。”張雲溪笑著向後靠了靠:“那賈家,除了門前獅子,就再沒幹淨地方了。姑娘這身子兩個來月,我瞧著比較起剛見那會兒可是好了不少。難道是咱們家米水香?無非是姑娘是書香門第出來,賈家那武侯之家規矩讓姑娘糟心而已。這小女孩兒心裏不好受,身體能好受了?”

“我聽說,那賈家想跟姑娘結親?你是個什麼打算?”族老中年紀較輕,張雲溪稱呼族叔男人開口詢問。

“當初二爺走時候就說了姑娘婚事我做主。那麼既然如此,斷不會讓姑娘去填他們家窟窿。隻是這人選,我倒是覺得讓姑娘招贅好。你們覺得呢?”張雲溪說到黛玉婚事,她想就此跟族裏通個話。這樣日後也好操作,總不能到時候再打邊鼓。

幾人知道她說二爺是林如海,也沒有意。畢竟這種分房婚嫁方式,也是他們當初無奈之舉。再者,也是雙方都有無奈之事,才形成。維持目前關係,也是各有各打算。林氏需要重站朝堂,而張雲溪需要一個安妥地方過活。

林如海作為林氏族長期間,實際上已經是林家嫡係同其他旁支關係十分微弱時候。他一人朝中做官,經營著家中祖產。但是姑蘇老家同支族人,卻過著朝不保夕日子。好一些也是經商所得,出去報上他名為有時候還不如同縣令關係好一些。

原本他們以為,林如海從京城回到姑蘇,至少也會照顧族人一些。可當時林家老太太並沒有理會這些上門打秋風親戚。就是對林家老宅也是不管不問。當然,這一點雷同賈敏情形。林家嫡之二房肩擔兩房已經不是一代兩代了,林如海祖父時候就已經開始了。隻是二房一直都是一脈單傳,隻能繼續以二房身份承擔著兩房家產。

原本族裏對此並不怎麼過問,畢竟祭田管理還族老手中,家中子嗣多少都會有口飯吃。但是,朝廷穩定帝繼位林家嫡支封侯加爵後,情況就變得不同了。早先林家家主還會扶持家中子弟上進,並且年老後退居林家祖宅居住。到林如海祖父開始,兩邊因為一些陳年舊事和掌家媳婦原因,族裏不同意讓對方成為宗婦。因此鬧了開,嫡支和旁家就不怎麼來往了。這樣矛盾,到了林如海這裏,就變得加尖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