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嬤嬤顯然是第一次遇到如此,她們被邀請雇傭說是前鹽政探花郎長女,也隻是說了要招贅。可是這招贅和娶夫納侍是兩個概念。招贅,是說找個男子依然是如同嫁人一般,隻是這家中事物之後會交與男子,依然是夫人位。隻是日後孩子姓氏要掛上女方姓氏。
就是表贅,也是雙方各得一子。女方依然是作為夫人,家相夫教子。
可是娶夫納侍,是不同。這個據說是千年前就流傳下來女戶傳統,女子為主。男子為副。這樣家族,掌權依然是女子。男子作用,反而類似那種聯姻小姐。除了能夠輔佐女子處理家族事務外,還要看著妻主喜厭舊等。目前朝中都對禮法爭執不下,這林家宗婦奶奶……她們有些無法理解張雲溪想法。
張雲溪也看出了她們疑慮,她緩緩開口:“我們林家,不是漢人家族。乃是魏晉時期,邱林一脈正統嫡支。雖然這些年一直居住江南富庶之地,但也因著早年戰亂遷徙而來而已。因此,漢人那些規矩……不聽也罷!你看,我一個活寡之人,就可以宗族中掌一族之權柄。所以,我們家姐兒也必然不會委屈活著。這夫侍人選,也不會從漢家人挑選。因此,漢家規矩如何同我們鮮卑人有什麼關係?”
“可是張家……”那安嬤嬤微微開口,果斷有閉上了。張家曆代同鮮卑大族聯姻……怕也是……
“啊……這要真追起來,也不是漢人呢!”張雲溪麵色冷然,語氣寧靜沒有任何波折。然後停頓許久,她才慢慢展開笑顏:“無視,如果嬤嬤無法做到,倒也不耽擱。我自會給二位推薦一處好去處。”
兩個嬤嬤相視而對,想了想那劉姓嬤嬤道:“奶奶這話說就有些外道了!我二人既然是張家太太舉薦過來,自然不會誤了姑娘終身不是?隻是奶奶說,我們多也隻能給奶奶保證,女子身為份子上出分力氣。其他,還是要奶奶自己來做比較好。畢竟那產業經營、市經路途我們也做不得。”
“那是自然!”張雲溪見兩個嬤嬤沒有拒絕,笑開顏:“我原本求著母親給舉薦兩個嬤嬤,一來是因為姐兒不管日後是嫁是娶,這坐立行走都是要有個規程。姐兒年幼喪母,本來這事情應該是母親自幼安排。可你們也知道那京城榮國府是個怎樣光景,那老太太歲數大了又想著別事情。姐兒這規矩坐立,就愣是耽擱了。雖然現看著還是不錯,但卻少了一份大家氣息。雖說江南柔然,但我們這等家族還是大氣一些好是不?”
“奶奶說是,姐兒我們還沒見到。隻是奶奶放心,這等事情我們都是容易上手。”吳嬤嬤笑得和善。張雲溪聽得滿意:“那行,先讓小丫頭帶著嬤嬤們下去安頓,到了小休時候讓姑娘來給兩位嬤嬤見禮。”
看著當家奶奶好說話,兩位嬤嬤也分別起身跟著一邊艾草離開。她們被安排黛玉小院後側院子裏,獨門獨院兩個人。再搭配上每個人兩個丫鬟,兩個粗使婆子。畢竟,她們這邊是執行教導名義。不同於那些婆子,是要執半師禮。
吃了午食,張雲溪沒有放黛玉走而是讓她落座一邊。看著嫋嫋婆娑之資女孩兒,張雲溪歎了口氣:“今兒留了你,是有話對你說。若是有些話說不中聽,你也別意,好嗎?”
“伯母有話管說就是了。我自是知,伯母是為了我好。”黛玉看著張雲溪,淺淡一笑。接近半年接觸,這個女子是如何她多少還是知道。她雖然不會對人特別好,但也不會答應維護時候,做相反事情。
“那我就要說了。”張雲溪側身看著她,隔著炕桌:“你母親世時候,你過得日和我是不知。但是我想,那個時候你年幼你母親也舍不得給你教導嚴格坐立規矩。之後你去了京裏,原本著……榮國府如此人家,不說別請上二三宮裏出來嬤嬤自是沒有問題。我還聽說,那府裏供養著四個從宮裏出來嬤嬤。可第一次見到你,我就發現你身上幽怨之氣濃厚,楊柳婆娑之姿。一看,這方麵是無人教導。本來,林家這等門第,您如此也是極好了。可是,你父親乃是任三品大員,這就有問題了。所以,我求了我母親給你聘來了兩個宮裏出來教養嬤嬤。從明兒起,你要開始學著什麼叫做大家女子坐立行走,說話禮韻。婆柳之姿固然是好,古人多用此形容體態婀娜女子。但是,我們這等人家……還是改好!”
黛玉看著張雲溪,頓時明白了她說話意思。她性子有些刁鑽綿軟,這坐立行走也不過是榮國府期間小心維護出來。畢竟,哪裏誰還關心她這些?能有師傅教導詩書,已是不易了。
“伯母說是!”她柔聲回應:“外祖家,是沒人說這些。老太太也不喜歡我們出門見客……供奉嬤嬤年歲也大了。姐妹們,多也是看著嫂子嬸子能夠學了些。就是規矩,也是沒個章程。”想起寶玉和那碧紗櫥,她手指就不由得抓緊手帕巾子。
“那就好!”張雲溪笑了笑:“待會兒我再給你說另一件事情後,就讓沒藥領了那兩個嬤嬤過來跟你認藝認。”
“另一件?”黛玉有些意外。
“是關於你婚嫁事情!”張雲溪看著黛玉突然紅了臉,小姑娘到底臉皮薄啊!然後想想自己,難道真是老了沒皮沒臉了?
她將茶杯推給黛玉:“這茶雖然涼了,卻能夠降溫。姐兒是要不要喝一口!”
“伯母!”黛玉知道張雲溪是故意羞弄與她,倒是沒扭捏。
“當初同你父親保證,就是你婚事。你父親擔心你帶著萬貫家財進入賈府,後連性命都丟了。而我這裏好歹還有一個宗族看護,我也不好對你做什麼。但是他有些君子之量,過於器小了。我既然答應了,就不會打折扣去做。這是一個人做事原則。所以這件事情,我一直思前想後。目前有三條路可以走,第一條就是把你嫁出去。但是,你一個姑娘家娘家無人,遠嫁你若是受了委屈宗族也不好出麵。近了,這蘇州府內你看有那個後生配得上你三品大員嫡女身份?就是去了京城,我已我母家為你外家做支撐,也很難找到不是打著你嫁妝注意人家。你外祖母家況且如此,何苦別人家呢?所有,這條路你父親提起時我就否定了。我不能後半生看著你生活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