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喲……這勞煩倒親家嬸子!”葉氏聞言雖然高興,但是也覺得有些過意不去。自己兒子到底還不是官身,閣老夫人來做這個中人……
“無妨,橫豎她家也是閑著。這等好事,都是行善積德好事,我可不想落到別人家頭上不是?”張雲溪笑著安撫她。
“那就麻煩你了!”葉氏聽聞這事情有了找羅,實心實意感謝張雲溪:“等到這禮成了,我讓大哥兒給你磕頭去。”
“別了,等他們小兩口成親過日子了,多生幾個娃娃給我抱抱就是!”張雲溪想著這事情還是趕辦了好!就起身準備離開,葉氏也知道她是一個性格風火人。一旦答應了,斷不會拖拉。也就沒有挽留她,送了她出門上轎子離開。自己也坐了轎子,去自己婆婆那裏說這件事情安排。
“事情可弄好了?”三房老太太此時正修建自己種植月季,看著大兒媳婦進來笑著問她。
“弄好了。宗母說了,讓她三嫂給做個中人。”葉氏滿臉笑容,可見這件事情她是十分滿意。
“這倒是好事!”三房老太太剪了三支開盛好放入一邊盤子裏,吩咐身邊婆子:“去給宗房丫頭送過去。就說我說,這花開得盛好,拿去帶吧!”
“哎!”婆子笑著端起盤子離開三房宅邸,來到張雲溪哪裏。張雲溪剛換了一身衣服,坐院落中躺椅上吃酥酪。
“喲……奶奶瞧著這花長真好,這玫紅正好襯奶奶今天桃花妝。”一邊晴雯看著端過來花,很是開懷。拿了一支小心去了杆上毛刺,給張雲溪別入發髻中。
張雲溪對著手鏡看看,很是滿意:“三嬸就是會料理這些花兒草。我這性子就不成了,養什麼孬什麼。”
“呸!”那婆子一邊作勢吐了口口水:“奶奶又說這話了,那哥兒不是養很好?這二房姐兒也不是比照著哪京城強多了嗎?”
“我也就有養人本事了!”張雲溪歎了口氣:“我還是想等著過了秋,等三嬸家臘梅呢!我這院子裏都是紅梅,姐兒哪兒不合適。”
“這倒也是,奶奶往年都喜歡那紅火。到了季節,我給姐兒摘兩株去。”婆子性子爽,雖然看著老態可顯然是這個家同張雲溪熟悉之人。
“那我就替姐兒謝謝您了!她小姑娘家家,臉皮子薄,撐不開臉子去討要。”
“謝什麼啊!”婆子笑著道:“我們老太太說了,就是看著奶奶給大哥兒謀親這件事情,怎麼也得好好謝謝。”
“還是那句話!”張雲溪端起碗,吃了一小勺:“等到時候有了孩子,給我抱抱就好。我要等到麒兒娶妻生子,還有等呢!”
“等等就到了,我當年奶奶這個年紀,我家大小子還不知道哪裏轉悠呢。看著別人抱孫子,也是羨慕。可現,煩都煩死了!”婆子一臉嫌棄,卻帶著溫馨看得出,雖然兒孫鬧騰但多少是美滿。
“那成……暫就這樣吧!回了你家老太太,這花兒我喜歡緊,過一陣子送兩株牡丹幫我養養。我就求個,得空讓我稀罕兩眼就好!”
“哎!”婆子收了空出來盤子,欠身離去。
看著婆子離去,晴雯笑著挨著張雲溪坐下拿起一邊籮筐,裏麵有一些繡活兒。雖說此時已經不需要她做針線,但是期盼能夠聽到表哥有孩子消息,做好了送過去也不會晚了。
張雲溪沒有管她,一邊吃著酥酪一邊喊來丫鬟念書。很是悠哉。
七月初二,剛過了立秋正式秋收好時節。可此時京城已經烏雲遍布,陝西一帶流民開始向京城聚集。甘寧道一帶地區,上報了蝗災顆粒無收消息。這個靠天吃飯年代,大麵積蝗災不僅僅等於民苦難以了生。多,代表著帝王無德、天地不佑。
曆朝曆代,如果皇帝不能很好地處理這種公共事件,那麼就等於給了別人揭竿而起理由。張雲溪帶領全族慶賀了立秋後,與七月初六接到了京中漲價來信。除了簡單介紹了目前朝局緊張,同時也表達了對未來情況擔憂。因此,特將家中嫡係子弟全數送到隴西,那裏是鮮卑人地方多少不會有問題。同時,京中米價目前還沒有大漲,估計會來年開春時候暴漲。家中存糧夠了,但是不知道明年會如何。同時災情會不會到達東河一帶。
張雲溪看著手中書信,上麵是父親深深擔憂和目前朝政迷霧重重。
老皇帝還沒有過世,身體竟然比之前朝時候還要硬朗。而帝顯然是不讚同老皇帝很多決策。小雙方衝突已經不是一次,她三哥為了表達立場已經帶著嫂子侄子離開府中,分府另住了。大哥致士家,隻剩下他這個兩朝閣老,不得不哪裏維持著基本平衡。
帝希望能夠壓製貴勳,利用興士子們這一點很好。但是他打壓貴勳同時,也打壓進士子中貴勳子弟。欣賞來,都是貧寒起家。因此,這次災情怕會是兩代帝王爭端焦點。弄不好,就是抄家滅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