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熱鬧轟起(1 / 3)

張薑氏收到張雲溪信,看了上麵來龍去脈後歎了口氣將信紙交給自己大兒媳婦:“老三媳婦……想有些多了。”

“三弟妹也是沒辦法,畢竟她父親如今工部尚書位置要下去了,她家兄長也不是個能幹事。誠王太妃找到她,橫豎都沒得害,也就這麼想著了。”作為長媳,不管是閱曆上還是其他上麵,顯然張家大嫂,都要比張家三嫂要明白很多。

張薑氏拍了下桌子:“那也不能家裏都不通報一聲就自做主張了。老三媳婦是忙糊塗了吧!”

“也不能這麼說!”張家大嫂連忙安撫自己婆婆道:“她也有她難處不是。而且我看這事情,還是為著小姑子好占了主要。您想她性格,是不是?”

張薑氏轉而一想,似乎也是這麼個道理。老三媳婦是一個刀子嘴豆腐心人,平日裏也不是沒規矩。從不參雜這些事情,也許是對方給實是讓她動心了也說不定。誠王妃,不納妾還聖旨迎娶這些就足夠打動她了。不用說,小女兒婚事一直是這家裏一個心結。她順了氣點了點頭:“那你給她說說這裏頭道理,現不是你公公還閣中上皇還位時候。別被人當了槍還不知道呢!”

“唉!”張家大嫂點點頭,找了丫鬟磨墨潤筆給自家三弟妹寫信。

誠王坐家中,看著父母怎麼都沒有想到會得到如此結果。這是說對方不識抬舉,還是根本也是無力而為?都是那個林家小哥兒不願意母親再嫁?還是說,張家實際上根本不希望那個女兒同任何宗室有關係?

等等猜測,都讓他深深感覺到頭疼。但是這些都是沒有辦法解決事情。難道還要強壓著聖旨嗎?那就不是娶親了……那是結仇。目前,還沒有同這些古老氏族之間掀起狼煙時候。

“這種事情目前看來隻能作罷了!”老誠王拍了拍膝蓋,勸說著自己妻子。誠王太妃看著誠王,歎了口氣。她是真心實意想要找那個女孩兒做兒媳婦,主要還是為了這個兒子。她唯一獨子,出生有些晚不說她跟王爺本身又沒有別孩子。這些年不是沒有介紹過姑娘相看,可這孩子總是用各種理由躲了過去。甚至帝即位後,弄得帝跟著一起胡鬧。那個女孩兒雖然說看著之前婚事很是鬧心,可實際上就是人家張家養外麵女兒。這本就是一本好婚事,怎奈這其中還有這種波折。

“那也不能就這麼算了,那個林家小子好生不知禮。若是他母親嫁入我們家,那他就是親王妃養子。還要去敲聞天鼓……真是……”誠王太妃抿了抿唇看著昂頭歎息不知道想什麼兒子:“你自己倒是說個話啊……這是給你找媳婦,不是給你老子娘找。”

“兒子能說什麼?”誠王看著母親,甩甩頭:“母妃您又不是不知道,這事情肯定是有蹊蹺。您看之前張閣老夫人不是也很看好嗎?不然也不會笑著允諾幫您問問意思。可是後來,消息不是從張閣老哪裏傳出。而是張家直接派人前來回絕。這裏麵就有問題了。”

“什麼問題?”誠王太妃看了自家相公一眼,盯著誠王等待答案。

“這事情……怕是張家也是不同意。他們來人不是說了嗎……已經定了明年代表邱琳部參加會盟。”誠王伸了個懶腰雙手交叉放腦後看著自家恨鐵不成鋼雙親,撇撇嘴繼續解釋:“她身份怕是已經得到了隴西各家族承認,因此就算是張家和林家允許她另加他人,怕是皇兄也不會下旨。說白了,就是想要再嫁怕也是不可能。我和皇兄尋思,這事情怕是有些別手筆裏頭。當年中順王兄給小侄子求她為正妃,實際上張家不一定非要選擇林家。畢竟林家當時勢弱不說,就是一個林如海也已經娶妻了。橫豎弄過去一個宗母,怎麼看都不倫不類。而且她親生母親,是伊樓家女兒。聽說那邊家族不似這邊,庶女步重視。因此,我們判定,也許當初是伊樓家裏麵做了什麼,才迫不及待進了林家門。京中,造成當年為了躲避宗室壓力結果。其實可能是伊樓家根本不希望自家血脈流入宗室之中。”

“嗯!”老誠王捋了一下下巴上美男須點了點頭:“這麼說也是有道理。隻是,如果是這樣話那麼她存就有有意思了。”

“這話怎麼說?”誠王放下手,歪著端起已經溫涼茶杯抿了口茶看著自己父王。

“邱琳一部曾經是隴西十八部族之一,魏晉時期是上族姓氏。後來因為戰亂和前朝等原因才流落江南屬地。但是這些年來都不見他們參加過什麼會盟。不用說同隴西接觸了。以至於很多家走,都把他們家當成了漢人世族。記得起他們屬於邱琳部,空怕沒有幾家了。這樣情況下,一個伊樓血脈女子突然帶領著未來繼承人參加會盟,這事情本身就讓人覺得有意思了。”

“確,如果隴西那邊接納邱琳,那麼林如海就不會困鹽政哪裏被甄家人折騰死。不用說,甚至朝中一個幫扶人都沒有。而且,從這裏看,當初林家宗族跑到京城求助洛水張氏幫助,也不是什麼巧合。要知道,雖然說洛水張氏從隋唐興盛一直到現,朝廷上都占有舉足輕重分量。但是,不管如何同類家族也不是沒有。比如山東薑氏、長安李氏等都是可以選擇。為什麼直奔洛水張氏呢?”誠王放下茶杯,坐直腰身看著父親:“兒子這次跟皇兄要了這個差事,想去看看那八部會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