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
“凹子溝遭了泥石流了,房子都埋地裏了,趕緊來幾個勁大的勞動力到村口集合救災——”
“哐——”
“遭災的人都困了一夜了,各家各戶湊碗糧食,交到村口——”
“哐——”
“有糧出糧,有人出人——”
“哐——”
早上五點不到,村長的二伯就敲著個黃銅大鑼,扯著嗓子從村頭到村尾急匆匆走了一遍兒,把全村兒的人都喊醒了。
村裏沒大事不敲鑼,一大早的聽見鑼聲響,人都緊張起來。
倒底咋回事兒了?
有起得早的人家,就直接扒到院門口互相打聽著消息。
跟在敲鑼的村長二伯後頭的是他侄兒張順,去年才結婚,腦瓜聰明,口齒靈俐。張二伯在前後鳴鑼喊話,大家夥都朝他家侄打聽事兒。
“昨兒下午又來了場雨,山上下來了泥石流!泥石流,知道啥叫泥石流不?就是部隊劉首長說過的,跟咱們村兒後頭那個樣子,一下了毀了凹子溝了。今兒報信兒的人才跑來咱們村兒。”
村裏人一聽是泥石流,都給嚇了一跳:
“乖乖咧,又是泥石流,這可了不得,不知道人有事兒沒?”
“這可說難說,報信人等著咱們村兒去救人呢。”
消息一傳開,原來平靜的小村落就炸開了鍋。不一會兒功夫,整個村子都議論紛紛。
村裏頭幾個有資曆,能說得上話的老叔伯們已經坐到了村長家門口的大樹底下,在頭碰頭地商量辦法了。
村長他二伯這會兒也不打鑼了,張順兒已經把馬車套好,正往外頭拉呢,他迎過去接了馬鞭,就要往村口去等著。
村長的媳婦洪金鳳正跟幾個婦女一起,忙著在灶房裏烙餅子,一瞧著張順兒還在繼續往第二輛車上套牲口,也著急了:
“唉,這都啥時候了,還趕馬車,去,套自行車,自行車跑得快。”
村長正給幾個老叔們圍在中間出主意呢,一聽著他媳婦的大嗓門,立刻一拍大腿,也喊上了:
“對對,自行車跑得快,讓順兒喊著孬蛋兒他們幾個先騎自行車去。”
村長媳婦又喊了:
“大清早的不讓咱娃吃飯,咋幹活——”
“吃什麼嘛吃,婦女家家,就知道灶邊兒上那點兒事兒。”這句話村長不愛聽,教訓自家婆娘的聲音就大了點兒。
洪金鳳一耳朵聽著了,把擀好的生坯子往烙饃鍋裏一拍,生氣道:“呸,你哪天上地我沒給你飯吃……”
幾個老叔伯們左右一商量,也覺得救人要緊,再趕著吃飯就來不及了。
大夥一合計,村長點名兒,先從各家挑十來個壯勞力,直接往受災的山裏去,早飯先停停,吃的後麵馬上就送過去。
村長一發話,張順就騎著自行車,幾分鍾功夫就把最新消息在各家門口喊了一遍。
按著村長要求,被點到名兒的村民也各自借了自行車,迅速在村口集合。
這個時候,劉紅征已經帶著克生跟少梁站到了自行車隊的最前邊兒。
有幾個村民就很興奮地小聲討論著“來解放軍了”。
劉紅征已經跟村長碰過頭,現在就是這一隊人的領頭。一幫人帶著順手的家什,兩人一輛車,很快就消失在眾人的視線裏。
“行了,咱村能幫忙的人已經上路了,大夥記得回頭都交一碗糧食上來,現在都散了吧。”村長一揮手,聚集起來的人群又各自回家。
村長媳婦滿意地拍拍圍腰上沾的豆麵粉,剛才多虧她動作快,把剛烙成的餅子塞到了張順的包裏,兒子回頭餓了就能啃到肚子裏。
然後,也不管她老伴在院兒裏喊她開飯,就直接去找剛才幫忙的幾家嬸子商量事兒了。
村長他二伯打鑼那會兒,其實離王家小院還有老長一段距離,王家一是困難,二是沒啥勞動力,所以他就沒往這邊走。
但村裏的這些動靜,滿囤這會兒倒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這不是說他愛湊熱鬧,而是因為家裏的王冬至是個閑不住的。
鑼聲響起的時候,全家人都還沒起床,但架不住小四耳朵尖,人本來就是醒著的,一點隱隱約約的鑼響就把他給吸引住了。小四嗖的一下就坐了起來,接著開始喊他哥起床,然後也不等他哥起來,隻嚷嚷著“有人結婚”,就興奮地拎著他的新褲子,跑出門了。
滿囤打了個哈欠,也翻身坐了起來。他倒沒聽著什麼鑼鼓聲,不過一看小四活力四射的樣子,就知道他又要去搶花生了。
等小四又急吼吼地跑回來時,他們家這才知道凹子溝受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