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郡主的話,是山東巡撫大人。聽說泰山邊上的一個小村莊裏曾發生過坍塌,死了不少人,皇上正因為這事而生氣呢。”
“好了,我知道了。”揮了揮手讓小允子忙去後,我便轉身親自端起茶盤,向養心殿走去。
走進大殿,地上一片狼藉,山東巡撫戰戰兢兢的跪在那裏。
我安靜的走近皇爺爺,親自將涼茶換了下來。然後便站立在皇爺爺的身後,看著事態的發展。
那碗茶裏有菊花,如今都已泡開,茶香清幽,有凝神靜氣的效果。果然沒一會,閉著眼的皇爺爺吐出一口濁氣後,再睜開眼睛時已經平靜了些許。
這時就聽皇爺爺歎息著說道:“丫頭,天災是我等無法阻擋之事,但要是人禍呢?”
人禍?我想了想說道:“朝堂之事雨兒不懂,雨兒隻知道無論天災人禍,首先要做的是救人。”
隻見我這話剛落,皇爺爺又忽然將那碗熱茶向山東巡撫拋去,我看著那山東巡撫被燙的的已哆嗦,也沒敢叫痛。
這是出了什麼事竟讓皇爺爺如此生氣?
我向皇爺爺看去,隻見皇爺爺深吸一口氣才對著我說道:“雨兒你好好看看地上那個畜生,你知道礦洞塌方後他做了什麼嗎?“
說道這時,皇爺爺指著山東巡撫的手已經開始顫抖了。見此我也不能再沉默了,一邊安撫著皇爺爺,一邊對著下麵喝道:“還不自己說來究竟惹了什麼蠢事?”
山東巡撫一邊磕頭一邊戰戰兢兢的交待了此事。當然他自己不會說那麼全,後來又聽調查人員將此事說了一遍,我才大致了解了此事。知道後,我覺得皇爺爺還能讓他在這朝堂之上辯解已是莫大的恩典了,他做的這些事,恐怕死一萬遍都無法平民心。
原來,是在山東的一個小城鎮裏有一個礦頭組織了一個隊伍進行采礦,可誰知道他們下去第二日便下起了暴雨,一瞬間礦井坍塌。下礦的二十人全部被困於礦下,留在地麵的人知道事情大條了,於是匆匆上報了父母官。可是這父母官為了業績,竟將幸存的二人紛紛抓進了牢中,就當此事沒有發生過。待雨過天晴,去發生地看時,哪裏還有一絲痕跡,早已被雨水衝走了,當初的礦口打在哪裏根本不得而知,人自然也沒有生還的可能了。
山東巡撫見連痕跡都沒了,索性就當沒有發生這事,然而事情發生了,就是發生了,紙終究是包不住火,死者的家屬有不甘心的,從山東趕來京城準備告禦狀。然而終究還是無緣得見皇上。原因自不必說,定是因為官官相護,被人攔了下來。然而讓我沒有想到的是,現在官員竟然如此大膽,如此草菅人命,竟將那人活活打死了。然而幸運的是,那人拚著一口氣在街上爬了很久,最後碰到了四叔,四叔看了狀子,很是氣憤,於是將狀子呈了上來。這不,皇爺爺看了,果然是大發雷霆。
我在一旁默默的搖了搖頭,心道此人定不會有好的結局,隻是無論是地方官,還是京城官員都如此袒護他,他身後的勢利倒是讓我十分好奇。
我伸出手輕柔的給皇爺爺按著太陽穴,以平複他的情緒。其實所謂國家,就是由一個個小家組成的大家而已,治國猶如治家,無論大事小情都要經過皇爺爺一一下決斷,我在旁邊看著,真的覺得皇爺爺很是辛苦。而且皇爺爺的身子已大不如從前,遠沒有在人前那般好,可惜如今看來無論是舊有的結黨營私還是新出現的官商勾結都讓皇爺爺放不下心。而且,我在旁邊看著,皇爺爺與太子的關係並不好,尤其太子隱隱有取而代之勢,更是讓皇爺爺心力憔悴。
這樣想來,也就能猜到當年皇爺爺為何突然將父親召回,恐怕就是因為有了控製不住太子一黨的危險了,於是召回父親用以製衡。
若以前碰到這樣的人,我首先想到的是將此人千刀萬剮。然而如今想法卻是不同了,我覺得此人此時還不能殺,他有如此大膽,定是因為其身後勢利龐大他才敢如此猖獗。處置他是小事,抓住身後之人才是大事。
果然事後,皇爺爺並沒有將其處死,而是將其抓進了天牢,而後又命人暗暗開始著手調查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