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圖書館我的天堂(1 / 1)

第二十章圖書館我的天堂

解放前,父親住在西廨渡阮家村。因人老實,又不會武功,經常受土匪欺壓,母親再三勸說,就從西廨

渡阮家搬到河西街,後又渡過宜黃河,搬到外河街居住。

住宅是用竹子搭起來的簡易平房。新中國成立後,才在舊房以北附近,建設起新屋。

距離外河街不到五百米遠,座落著臨川縣圖書館,那就是阮的天堂。

隻要一天光,圖書館就開門,夜間等到館內讀書人走盡了才關門。

圖書館不收錢,也不需要證件,這就給了阮一個天大的方便,也給所有願意讀書的人們天大的方便。

先是看連環畫(小人書),從中了解到世間的各種傳說:

求知的,創業的,用智用謀的,製造傳奇的,產生笑話的,千奇百怪的,天天讀不完。直到今天,阮還

記得一本連環畫的內容:有一位漢子,行走在浩瀚的沙漠路上。途中,看見路邊有五個陌生人,斜靠著

沙堆喘氣,等著渴死。漢子的水筒中,還有水。

那是他一路上忍了又忍留下來的半筒救命水,不到最危險的時刻,是不敢喝的。可是,漢子沒有先顧自

己保命。而是對五個陌生人說,我這有水,我們六個人每人一份,平分。陌生人說,分給了我們,你就

不夠喝的了,前麵的路,還長著呢。漢子說,我們一起走。最後,六個人一起走出了沙漠??????

這本連環畫書,在阮的靈魂深處觸發極大,書中漢子的形象,永遠難忘,也左右阮的行動。

長大後,阮在一個省轄市大賓館當辦公室主任。90年代的一個中秋節,賓館殺豬分給職工。下崗工人沒

份,已成規矩。阮不管,帶著來拿生活費的下崗工人去分肉。但是,已經分好了。阮指著幾年沒分過肉

的下崗工人說,重新分過,給他們每人一份。

有人說,人多了不夠分!

阮告訴他們:從分好的肉裏割出來,再不夠,把我那份先給他們。

一位副總走進辦公室,質問阮:

你有什麼權力這樣決定?

阮的軍人脾氣也上來了:下崗工人也是工人!工人福利歸我管。

手一拍,把桌子上玻璃板打碎了。

副總說,我可以撤掉你的主任職位。

阮搭他一句:這個本事你有。隨即夾起公文包回家去了。

三天後,賓館一把手從黨校回來,親自到阮家中,與阮一起回到賓館。

讀初小後,經過老師點化,學會了漢語拚音,便可以讀報紙了。每次上圖書館,帶上字典,一邊看,一

邊翻字典,倒也從報紙,雜誌上了解到天下大事。

阮很清楚的記得:

新中國在1962年基本結束了三年自然災害的狀況,鋪開了國民經濟全麵好轉的美麗畫卷。

我們那一代讀書人嚐盡了其中的甘甜,至今回味起來,依然像吃著霜打後的甘蔗一樣香甜。

臨川的縣領導幹部隻要一上任,就會向臨川人民訴說衷腸:

假如我在才子之鄉任期之內,出不了才子,就請臨川人民攆我走人!

一滴水中見太陽。

從他們的言談中,不也可以看出臨川才子遍布中國和世界各地的成長秘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