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農民有了合作醫療
金山書記知情後,立馬叫人調來當地的一個二胡手、一個嗩呐手、四個敲鑼打鼓手。
上午,我們便立即與這簡單的樂隊合排。
二胡手根本不識譜,叫我們把應唱的曲子讓他聽一遍。
嘿,他竟然可以不按樂譜,拉出了配樂,而且指法也大不相同,真不知道是怎樣悟出來的。
他是民間三腳戲班的藝人。
嗩呐、鑼鼓都能配上。
我們不得不佩服金山書記:
昨天,他和戰友們在戰場上浴血奮戰,打敗美國佬,今天又能在文藝陣地上指揮我們打敗攔路虎。
我們放寬心,到村民家中吃派飯去……
當時的各級幹部都要不定期地到生產隊和貧下中農同吃、同住、同勞動,就是:
三同。
生產隊會認真製訂各家各戶輪流接待幹部的日程表。
幹部們會每餐交三兩糧票,一角錢給接待吃飯的村民。
這就叫吃派飯。
農民是沒有糧票或者肉票、油票等票證發的,隻有勤勤懇懇地種田,收獲糧食後交給國家,隻剩下餓不
死的那點口糧。
輪到哪家招待幹部吃派飯時,能收到些糧票和人民幣,他們就會存起來,逢年過節,拿著糧票去公社糧
站換點麵粉或者農村沒有的食品。幾分錢,幾毛錢存到,留給小孩上學交學費。
*年代,學費是很便宜的。如我們在1968年讀初中時,一個學期交費一元五角錢,其中五角錢是理發費。
實際學費、作業本費等一切費用統統加在一起是一元人民幣,而且在校醫室看病不另交錢。插隊後,在
大隊赤腳醫生主持的醫務所看病也不收醫療費。
那時已經有了農村合作醫療。上麵派了赤腳醫生駐在各個大隊,農民看病隻記帳,不交現金。重病的農
民,有赤腳醫生送藥到家。
年終時,農民的醫藥費用從工分款中扣除。患了大病,動大手術者,送公社、縣、地區醫院也記帳,患
者全家工分款扣光了,沒款可扣,怎麼辦?
逐級上報,批準後可從財政公款上劃撥給醫院,衝掉農民的醫療欠款。阮當過農村的小隊會計,就曾經
在帳上衝掉過幾戶困難患者的欠款,當然是經領導批準的。
阮在農村也生過病,赤腳醫生從大隊步行到生產隊,到阮的住房病床前送藥、喂藥,而且不收出診費、
藥費的情景。永生難忘。
那時計劃經濟一條線,各級醫療機構由政府統管,不需直接收農民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