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尾聲(1 / 2)

霍家就在這樣的雞毛蒜皮和針尖麥芒之中,迎來了在雁門第二年的冬天。邊關的雪來得急,頭一天北風呼呼席卷而來,夜裏就下起了鵝毛大雪。

這悄無聲息的雪花一夜之間,就將雁門所有的屋瓦城樓覆上了一層漂亮厚實的白。

雪大了,牧場封了起來,山上的小動物們也躲回了更深處的洞裏。因著太冷,鎮所裏的上工也不用天天都去了。家家戶戶都添了獵來的皮毛大氅,關緊了門窗,燒起了火盆。

隨著年關逼近,雁門城裏家家戶戶都開始添豔紅的花窗和嶄新的對聯,期盼來年風調雨順,闔家歡樂。

為著能過一個好年,霍家上上下下早從一個月前便開始采買準備。這越是冬天,能夠吃的用的就越來越少,而且還越來越貴。不過鎮所給霍大爺和霍二爺結了月錢,牧場也給霍五爺算了工錢,額外的還發了不大不小一筆賞銀。

邢大奶奶便開始精打細算了起來。這團年飯怎麼也不能少了十葷十素,還有祭祀祖先的供品和水果,還有孩子們的點心和壓歲紅包,左領右舍的你來我往——這些體麵都是要的。好在沒有下人,倒是不必準備發雙餉。

豬頭是隔壁馬家送來的,雖說是野豬頭,比各家養的小了一圈,但是不需要使銀子,邢氏推辭了幾次三番,那馬大嫂子笑嗬嗬道:“大嫂子這就說不過去了,我們兩家啥時候這樣見外了?想當初你們剛落腳,可不還是我們給接的風?後來我那閨女出嫁,日子訂得急,若不是有你們家姑娘們幫襯,隻怕嫁衣都沒辦法繡完呢!再說這一年兩年的,孩子們都熟了,哪次他們上山打獵,不都是一同出力的?——如果嫂子真要和我仔細算,指不定這半隻豬身都得給你們呢!”

對方這樣說,邢氏頓時不好意思了,若她再不收,豈不真成了惦記著別人的豬肉了?

那馬大嫂又添了一句,“何況,這隻豬頭也不是最大的。最大的那個,我也是拿不出來的。”

邢氏連忙擺手:“那是你們自家養的,怎麼能和這種山裏打的相提並論呢?”

說著,到底把東西接了過來。

霍定姚立在門口,倒是想到了另外一茬:“母親,我們後院還有一塊幹淨的地方,是不是可以讓五伯父辟出來,做一個圈子。再從馬媽媽家過兩隻豬仔過來?”

正說話的兩人聞言,都齊齊轉頭來瞧她。

馬大嫂哎喲一聲,“嫂子你聽聽,你家閨女可是比你聰明,知道要我們家能生仔的。行,明年開春了,你們過來瞧著逮兩隻回去!”

她上上下下打量了她一番,眼睛更笑得像瞧不見了一般。

“話說回來,大嫂子,你家的閨女一年比一年出挑了啊。往常裏瞧她,還是個半大的孩子,如今看看,這眼兒是眼兒,腰是腰的……”

邢氏匆匆打斷道:“那就這樣說定了,來年我們過去,挑一隻公仔一隻母仔。價錢你看著辦,就是要健康能吃能生的。”

馬大嫂被邢氏一打斷,倒是忘了之前的話頭,隻點頭應了。

邢氏關起門來,就開始訓斥霍定姚:“你怎麼不好好呆著屋子裏,到處亂跑做什麼?”

霍定姚莫名其妙,她不過就是聽見了側門的動靜,出來看看罷了。再說了,二姑娘霍莊蓮和四姑娘霍語桐出門買糕點年貨,回來了也得給她們搭把手呢。

她不過就站在門口,又惹了誰的眼了啊。不過邢氏是長輩,長輩怎麼都不會有錯,她也不能同自個兒母親頂嘴吧。

邢氏說這話的時候,顯得憂心忡忡的。她內心也很糾結,這姑娘大了,實在不適合再在外麵拋頭露麵的了。這雁門城雖然地方很大,可是看得出來,人還是跟盛京不同。性格大多豪邁粗獷,說話嗓門都是用扯的,更別提那模樣了。男人孔武有力不提,女人甚至都有大手大腳的,叉腰叫賣。

所以這霍家幾個女兒往人群裏一亮相,那還真是個個如花朵兒一般了。即便沒有綾羅綢緞,珠光寶氣在身,可光是那容貌氣質,就把這裏的人甩了十條八條街了。

更別提吟詩作畫了,這樣根本不興這些。靠近塞外邊關的生活是清苦的,早年更是急切的需要武力讓人生存下去,哪裏有什麼心思去風花雪月?

——這裏流行的是耍刀弄槍。

也因此,三姑娘霍榮菡念了一句“溶溶月月風扶柳”,這周圍的小姑娘就露出了羨慕的神情,追在她身後小心翼翼的。五姑娘霍有纖偶然談了談沏茶的心得,旁人便開始學著去收集什麼早露,仿佛這樣,她們也跟著雅致了起來。

所以,漸漸的,也有了些人開始上門,借著這樣那樣的由頭,含含糊糊說了意思。其實鎮上的人都拿不準霍家的家底情況,也感覺其實這戶外來人家和這裏並不搭調——可是兒女大了,架不住那些懷春的小毛頭和小姑娘的軟磨硬泡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