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章 :斯人已去歲月不再(1 / 3)

往常的落葉軒都是異常冷落的,但今日卻不同,破舊的院門外停著貴妃的儀仗,宮門太監將窄小的過道占得擠擠挨挨,厲景琛進去的時候還是在柳姑姑的帶領下才能夠進入的。

院內充斥著悲傷,容昭儀還是去了,厲景琛沒有進屋,卻能夠感受到來自於祁承軒的悲傷,有些迷茫的站在院子內,前段時間來的時候,分明看到容昭儀精神不錯的在柳姑姑的攙扶下走了一圈,還以為她會好起來,怎知容昭儀還是按照命運的設定去了。

簾子掀開,從屋內走出來的人是玉貴妃,一身蘭色的衣裙襯得她身姿高挑,溫婉脫俗,她的身後跟著眼圈發紅的祁承軒。玉貴妃麵帶憂傷,溫言的安慰著祁承軒,祁承軒不時點頭,外表看來竟然像是母子一般和諧。在厲景琛所不知道的時候,祁承軒和玉貴妃的關係變得親近了。在玉貴妃的幫忙下,容昭儀病逝前的一段時間得到了很好的照顧,隻是容昭儀的身子底子傷了,多少的補藥下去就像是倒進了破了洞的桶裏麵,補都補不回來了,容昭儀的身子未見好轉,反而越加的病弱,到了今天終於撐不下去走了。

厲景琛行禮之後,玉貴妃就讓厲景琛在宮中陪著祁承軒,畢竟是年幼喪母,縱使內心再堅強也不過是個孩子,厲景琛目睹了祁承軒一夜之間的成長。經曆過血親的離世,祁承軒原本身上還帶著一些稚氣的全都消失,完完全全的蛻變成為了男人,眉目間有著厲景琛看不懂的晦澀,厲景琛心中長歎,成長總是要付出代價的。

同樣失去了骨肉至親的二人,經過一夜的相守,關係又親近了幾分。

容昭儀的喪禮並不簡陋,甚至可以說是隆重,死後還追封為了榮貴妃,隻因為嶺南又爆發了戰事,祁承軒的舅舅寧正昌屢建奇功,可惜容昭儀死了,不然活著得到的更多。

南蠻諸部卷土重來,死灰複燃,一時間嶺南邊境再次不太平了,戰爭剝奪了多少人的性命,卻也讓許多人飛黃騰達,“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戰爭的殘酷不是一句話可以道盡的。祁承軒的舅舅寧正昌就是戰爭的幸運兒,經此一戰,開啟了他一代軍神的輝煌生涯。在厲景琛的記憶中,通過這場戰事飛黃騰達的不僅僅是寧正昌,還有厲仁遠,凱旋而歸的他鞏固了在京中的地位,坐穩了陽陵侯的位置,受到了皇帝的倚重。一切重來,厲仁遠已經沒有了成功的機會。

祁承軒畢竟未成年,失去生母的皇子,不是同一進入皇子居所居住,就是被沒有孩子的妃子過繼,這兩種方式說不上哪種更好,但後者讓沒有依靠的皇子皇女多了依仗,也算是宮中皇子求存的方式吧,如果被位份高的妃子看中,更好一些。

在容昭儀頭七過後,玉貴妃就向皇帝提出了過繼祁承軒的意思,玉貴妃進宮那麼多年從來沒有求過皇帝什麼,這是第一次或許也是最後一次。皇帝欣然同意,祁承軒一躍成為眾皇子中的佼佼者,有勢頭正盛的舅舅、有身為貴妃的養母,一時間風光無量,不比之前的七皇子祁珺池差。表麵上的奉承永遠無法掩蓋掉私底下的嘲諷,祁承軒蠢笨的形象早就深入人心,很多人都覺得,祁承軒能夠成為皇貴妃的兒子純屬走了狗屎運,得了皇貴妃的親眼,可是祁承軒自己是個不爭氣,肌肉發達、頭腦簡單的笨蛋一個,以後也不會有多大的發展,早晚會被玉貴妃厭棄,大家都等著看祁承軒的笑話呢。

祁泰初背地裏更是氣得將屋中的擺設摔得個粉碎,玉貴妃無子,他也趁機會多多在玉貴妃麵前露臉,以期能夠讓玉貴妃看中,収為養子。祁泰初也是皇家人,流著皇家的血脈,而且自認為聰明伶俐、長相出眾、各方麵條件都很好,為何不能夠過繼給玉貴妃,祁泰初籌劃良久,本以為自己的鴨子卻成為了別人的盤中餐。祁承軒有什麼好,木訥、呆滯,不會變通,一點兒都不會做人,人情世故更是一竅不通,隻是個會些齊射功夫的莽夫罷了。

無論祁泰初多麼的不忿,祁承軒都成功的成為了眾多皇子、伴讀的追捧對象,連帶著厲景琛都受到了關注。頗有些疲憊的從馬車上下來,在宮中又要應付其他皇子和伴讀,又要應付祁承軒,層出不窮的事情讓厲景琛厭煩,卻又不得不應對。厲景琛揉著胳膊,上麵肯定淤青了,祁承軒心情不好就拉著他對練,厲景琛的手腳功夫在不斷的努力中可謂是同齡人的翹楚,但和祁承軒比起來,依然有很大的差距,和祁承軒對練基本上就是被壓著打,身上挨了很多下,雖然打的都不是很重,但累積起來,依然挺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