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這個獎項,中國人雖然年年都盼奧斯卡入圍,但是大中國在《臥虎藏龍》和《英雄》曾獲得提名之後就再也無緣這個獎項的提名了,前一世王家衛氣勢洶洶打算衝擊奧外的《一代宗師》也是慘敗而歸,和提名擦肩而過。
《一代宗師》擁有一位世界知名的導演,以及兩位在國際上都有認知度的明星;還找來了哈維·韋恩斯坦做北美發行,馬丁·西科塞斯等業內大佬也公開表揚了《一代宗師》,美國影迷也保持著對功夫片不滅的熱情;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代宗師》無論在形式上還是意識上都超越了王家衛自己,也比其他外語片更有新意。
大家都覺得《一代宗師》非常牛逼!憑什麼連比賽機會都不給?!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奧斯卡的口味啊口味!想要得到奧外這個大獎,就必須要符合那群美國白人老男人的口味。
這就要說到為什麼中國華語電影總是得不到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首先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最喜歡的當然是首選“說著外語的美國片”,光這項華語片就肯定是不符合了。
那就麵臨著更困難的選擇,一部話語本土片,被強烈的地域文化和中國文化所包裹,國內的肉身凡胎尚且可能還看不明白,更何況對中國文化略懂皮毛的老外?
其次,尋找與美國價值觀相近的外語片是奧外的動物本能,奧斯卡外語片當然也還是奧斯卡的品味,那就是小人物看大世界,一部典型的美國曆史劇,或戰爭片,往往都是以大曆史背景下的小人物作為主角。中國曆史電影最喜歡的事就是重拍某段強大的曆史、重新飾演某個著名的人物,這和奧斯卡的評委是嚴重不符合的。
第三,那就是亞洲和美國離得實在太遠了,你說隔著重重大洋,人家美國人怎麼讀得懂你電影的內涵?要是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的片子說不定美國人還能理解,那是因為人家是一個世界的,世界觀相同。
可是問題是美國是第一世界,中國是第三世界的,這麼大的差距會體現在價值觀的方方麵麵,就像讓金字塔的頂端人去理解底端的人,實在是很難。
那麼亞洲人想要衝奧,唯一的途徑就的激起美國人的同情心。
比較典型的是最早一批拿到奧外提名的國產電影,張藝謀的《菊豆》、《秋菊打官司》、《大紅燈籠高高掛》等,對遭受封建壓迫的女性表示同情;陳凱歌的《霸王別姬》,控訴□□的一段肯定看得奧斯卡評委們拍手稱快。
但是隨著商業電影的發展,國內具備批判價值的電影越來越少了,外國人也就越來越不能接受了。廣電開始選送《英雄》這類大片,但是得到提名也隻是靠明星和公關,拿到大獎的可能性很低。
所以目前國產本土電影很難再像90年代初期那樣被頻繁的提名了。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競賽是奧斯卡皇冠上的寶石,盡管看起來它像是被掩埋的寶藏。“最佳外語片”麵向的是全世界,每年都有70多個國家提交電影作品參賽。
大家都差不多,沒有所謂的特別強勢的“種子選手”。如果有所謂的“熱門”,一般都是那種很多人都看過的影片,在美國有大規模發行,或者是其公關活動比較頻繁。
白水如果想要衝擊奧外,那麼首要的基準就是必須滿足奧斯卡對外語片的口味和需求。
在白水把劇本給上海電影製片廠的敖廠長看了之後的幾天,敖廠長迫不及待地打了電話給了白水。
在電話裏,敖廠長顯然十分驚訝地說道:“約翰遜女士,我原本以為這是一部以女性為主角的民國劇情電影,結果,這……原來主角竟然是兩名男性!”
白水很淡定地回答他,“準確的說,是兩名男性和一名女性,怎麼了?”
敖廠長的語氣十分囁嚅,似乎不太能夠接受也帶著些複雜的語氣,“這部電影我覺得廣電總局不太能夠通過,這題材……太……很大的可能是這部電影最終無法在國內上映。”
白水深吸一口氣,似乎帶著一種循循善誘的口吻說道:“這部電影的成本隻要1000萬就可以了,按照合拍片的要求,中國方出資不能少於三分之一,貴廠隻需要出資300萬即可,然後演員和拍攝場地都是在中國,所以是完全符合合拍片要求的,如果這部電影最終不能在國內上映,那也沒有太大的關係。”
敖廠長有些遲疑地問道:“沒票房就沒收益,怎麼能說沒關係呢!”
白水不緊不慢地解釋道:“敖廠長,就算國內無法上映,我們也可以在港台地區乃至海外地區上映,如果這部電影能夠得到奧外提名或者是最終獲獎,它在海外的上映道路絕對是十分通暢的,沒有一點點問題,而且票房賣座也會十分暢銷,再加上其他的周邊dvd、收費電視台、收費網絡影院等收益加起來,絕對會讓貴廠不僅拿回成本,而且至少可以小賺一筆。”
敖廠長似乎有些被白水打動了,“可是,作為傳統的電影人我總覺得無法在內地上映是硬傷。”
“內地上映除了能給電影的票房做出貢獻外,其餘的優點並不明顯,而且我認為這部電影內地上映的可能性還是有的,畢竟廣電總局做夢都想有一部國語片摘得奧外,廣電總局喜歡還來不及,肯定會大力吹捧並且放行上映的。而且如果貴廠出了一部提名奧外或者摘得奧外的華語電影,貴廠的知名度、格調、地位都會成為整個華語影壇的領頭羊,這和貴廠現在隻能靠譯製一些外語片來博得小盈利的現狀完全不可同日而語,貴廠會成為華語影壇十分風光的存在。”
敖廠長則是忽然冷靜下來,用一種十分老練的口吻說道:“我知道,但是這部電影不能在內地上映的原因並非隻是題材問題,而是,你是在揭露政。府的陰暗麵和錯誤方針,雖然你表達的很隱晦。”
“敖廠長,你做電影多少年了?你應該知道奧斯卡最喜歡的口味就是這種揭露自身短處的電影,這才能讓那些評委們拍案叫絕。而且,敖廠長,作為國內曾經最大的製片廠之一的廠長,你也知道這幾年國產電影的下坡路走得很嚴重,早就不複當年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的那種在世界影壇初露鋒芒的風光了,中國電影是時候要改變了,如果學不會摸著政、府的逆鱗行走,中國電影的未來永遠不會有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