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搖了搖頭,回到了教室。
找了班長,借了筆記,開始用功起來。
接下去,半個月,顧家人忙的腳不粘地。
顧曼璐覺得自己的腿也跑細了,天天在放學之後,樓上樓下的搬東西。
顧家人先是把一樓兩個房間,需要睡覺的床搬好,目前決定倆兄弟跟著顧老太太一個房間(為了奶奶能夠有個精神支柱),倆姐妹跟著顧太太一個房間。
顧曼璐看著這樣與顧家人擠在一起,想著大學裏應該有住宿的吧,還是住學校裏,精神比較放鬆些。
然後搬了衣櫃,書櫃之類的。
再慢慢的整理著衣服與書等等。
書桌就沒有搬了,之後大家都在客廳裏學習,這樣能省著電,也能有個學習氛圍。
就這樣前前後後,整理了近半個月。
完事之後,大家齊齊鬆了一口氣。
有個好消息,就是在這期間,二樓的三個房間租出去了。租金加起來,一個月有四十圓,顧曼璐讓顧太太,用三十圓,留十圓,萬一有個病痛之類的事發生,為了防個萬一。還有九月份的四個孩子的學費、學雜費之類的,她也一下子也說不清楚這些,隻是得留著。
顧曼璐還悄悄地跟顧太太耳語了一番,說東北好像要打戰了,以後來上海的逃難的人,會很多,到時廚房陽台也會有人租。
現在留著錢。下半年,到時再去父親同事們和鄰居們家裏,“厚臉皮”的借點錢來。她去同學們那裏借點,到時她把那一百多的私房錢拿出來就行了。合起來去買個舊房子,到時候出租也是一份額外地收入。
還細細的叮嚀著,這個事情不能跟別人說。
不然到時候就沒有人樂意借錢給她了。
顧曼璐心想,婦女最大的特別就是八卦,說是非,嚇嚇她,別讓她到處說。
還有,顧曼璐不記得“九·一八”事變,具體是在哪一年了?
反正不是31年就是32年,到時會有大批東北三省的流民難民逃進上海。
他們覺得上海遍地是黃金。
二樓住著三個看起來“家室清白”的外地單身男女,至少看起來是這樣子。
顧曼璐讓顧太太上樓去客氣地問問,是不是要在家裏吃?如果在家裏吃,就提前一天打招呼,告訴一下要吃什麼菜?幾點鍾要開飯之類的問題?這樣子顧太太提前去菜場買了,在家裏燒好,到時間就送到別人房間去,價格就與外麵的“小灘小販”都一樣吧,這樣又幹淨又方便。
顧太太低聲嘀咕幾句,大概是說怕那些房客不一定樂意之類。
顧曼璐笑了,安慰顧太太說:“母親,這樣子會有生意的,量給足些,常年出門在外的人,總是想吃家常飯,就是您太辛苦,隻要堅持三年多,等我畢業上班了,到時就讓您享享福。等偉民結婚了,您就在家抱大胖孫子”。
她特“不要臉”的給顧太太“畫了一個大餅”。
還讓問是不是要顧太太幫忙整理房子、洗衣服之類的。
等這樣一切上了軌道之後,就慢慢地向外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