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人的一生中算是相當短暫的一段時光,然而對一個剛剛有點名氣的演員來說,三年沒有任何消息對演藝生涯幾乎是致命的,觀眾們會忘了他,製片人會忘了他,投資商不會選擇他,他就像那些隱退後因為種種緣故複出的明星般,尷尬又無奈,強作笑顏麵對陌生的物事人非。
呂凡是這麼想的,得到楊西要回來的消息時,他那凝固的三年時光忽然間被炸了個粉碎。他這三年間沒有改投別抱,他們也有聯係,時不時在網上通個視頻,打個越洋電話什麼的,但是這代替不了真實的人,更何況公司走上軌道後楊西似乎也忙了起來,時差加上忙碌,他經常會驚覺有許多個多月沒有見到楊西了。
楊西讀了個紐約的戲劇學校,不是正經名牌,他也考不進去,先得學語言,打打工,適應一下環境,隨後再進入戲劇學校,能夠不要任何語言成績直接給入,這個學校的水準可見一斑。不過他隻有這個選擇,出國得如此匆忙,如果不是他堅持,呂凡可能會讓他隨便在國外租個房子學個語言就算了,上什麼野雞學校,多花錢又未必有效,再說當初預計的是半年頂多一年,誰也沒想到會是整整三年,由此引發的就是帶去的錢根本不夠用。
楊西不肯接收呂凡給錢,打過去的錢都沒有動,他幾乎傾盡所有,也傾心全力,他沒有向別人抱怨更沒有試圖挽回國內的情勢,就這麼一頭紮進了留學生活,偶爾在qq上貼一些照片,後來還用起了臉書,大多數是吃喝玩樂,看起來仿佛是個富二代的悠閑生活。
呂凡知道不是。
他知道楊西會一直打黑工到淩晨四點,為了上夜班的錢多一些,淩晨四點的紐約黑人區,實在不是什麼出行的好地方,因為被搶劫了一次天天練長跑,理由是“被搶時跑得快一點”,被呂凡嘲笑了好久的“你快過得子彈”。
楊西一直不肯回來,哪怕春節。
為了語言那一關能過厚著臉皮到處和人說話,即使被討厭還是要學,因為他是個演員,話都說不好還演什麼?一開始話不流利就演啞巴、默劇、結巴、精神病人、殘疾人,他還頗為失望的道“有特征的人太好演了,普通人很難”,呂凡難以分辨這話是真是假,不過要學會辨別他的情緒變成一件必須及容易的事。
呂凡隻需要說一句:“有什麼壞事說來聽聽。”
楊西就會像擠牙膏般把這些碎片扔出來,而呂凡的“任務”就是把這些碎片拚成完整的事實,這不容易,因為他也在忙,呂楊傳媒的擴展幾乎令所有人大跌眼鏡,在楊西這個“台柱”於惡評如潮消失後,整個公司不僅沒有走下坡路反而蒸蒸日上,這都歸功於領導者毒辣的眼光。
似乎呂凡看上誰誰就會紅,看上哪個行業哪個行業就賺錢,這要是背景深厚、人脈廣泛也就罷了,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他就是個普通家庭出生,父母還在老家過小日子呢,就是多了一套裝修豪華的房子還有保姆,親戚中也沒有比他更出息的人。
這家夥到底是走了什麼狗屎運?
所有人都在這麼想,呂凡也是這麼想,當他看著這個世界時仿佛像在看一出重複的電影,而他則深知電影裏的每個起承轉合,輕易就能分辨出該什麼時候做什麼。令他最詫異的是,隨著時間的發展,他和雲平軒之間的“緋聞”也逐漸轉了向,甚至有了新的版本。
“其實雲平軒就是個衰神,你看,呂凡和他一分手就飛黃騰達了,這才幾年差不多和他平起平坐了,而且雲平軒還有背景呢!我當初就看好這小子,有魄力!”傳話的韓知雨津津有味,腔調模仿像極了呂凡記憶中那個“破爛王”,“怎麼樣,呂總,這個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