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珠峰大本營(1 / 3)

第三十八章 珠峰大本營

到達絨布寺後,我們打算參觀一下這個世界最高的寺院,從這裏向南眺望,可以看到珠峰山體像一座巨大的金字塔,巍然屹立在群峰之間,令人望而生畏。每當天氣晴朗,能夠見到山頂有一團乳白色的煙雲,像一麵白色的旗幟在珠峰上空飄揚,被稱為“世界上最高的旗雲“,堪稱世界一大奇觀。

還沒走幾步,黎雋永在前麵搖搖晃晃,我們感覺有些不對勁,連忙上前扶住他,還沒挨著他,他就一下子栽倒在地,我們頓時慌了神,在這最後關頭,切莫再出現什麼問題了。王雪蓉拿來氧氣袋給黎雋永供氧,折騰了好半天才把他弄醒,黎雋永臉色蒼白,十分虛弱,站起來都困難了,海拔又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探險隊大麵積出現高原反應,隻不多是輕重的問題。在拍攝的時候,我也感到一陣眩暈,要不是旁邊有車扶住,我可能也摔倒在地了,我趕緊把攝像機放在車蓋上,閉上眼睛站了幾分鍾才緩過神,高原反應一直是困擾我們的大難題,一路上我們都遭受著它的折磨。

黎雋永實在不能走了,他必須要休息,去珠峰大本營是海拔逐步上升的階段,他這個情況是極為不利的。黎雋永感到十分遺憾,卻又非常無奈。當我看到他眼裏淚光閃閃的時候,我才知道,離成功僅有一步之遙卻不能到達的痛苦。我握著他的手,安慰他說:“黎老師,這裏其實離珠峰也是很近的,在這裏看珠峰和去大本營看珠峰其實是一樣,隻不過是換了一個角度而已。”我說的是實話,絨布寺離珠峰峰頂隻有二十餘裏路,和珠峰大本營到峰頂的距離是一樣的,在這裏同樣能領略到珠峰帶來的博大精深。

不管怎麼說,今天是個值得用一生記憶的日子,在藏族向導的帶領下,我們在下午三點半抵達珠峰大本營。珠峰大本營坐落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腳下一條狹長的山坳裏。這裏沒有真正的道路,大小不一的碎石形成了所謂的路。更讓人注目的是那些若隱若現的的山峰,因為實在是看不透那隱在峰後的奇特。這裏離珠峰的直線距離隻有19公裏,雄偉神秘的珠峰一覽無餘地展現在我們眼前,白雪皚皚,寧靜清遠,似一尊女神,安詳地俯視著整個天下,相信隻有她才能做到。

我們心中是如此的波瀾壯闊,起伏不平。世界第一高峰,此時我們就站立在你的腳下,雖然此時5000多米的高度讓我們感受到了劇烈的高山反應,但我們還是忍不住擁抱歡呼,為了這一天,我們付出了很多,以前那無數的艱辛,無數的危險,在膜拜珠峰的這一刻都化為烏有,此時此刻,我們隻有興奮,隻有熱潮澎湃的激動和無以言表的心情,我們有的笑了,有的哭了,不管是什麼表情,我們都知道,為了這一刻,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

為了記錄這美好的一刻,我抱著攝像機忙碌著拍攝著,無論拍多少我都覺得遠遠不夠,隊員們一個比一個激動,儼然忘記了高原反應和凜冽的大風帶來的影響,拿著照相機到處猛拍留戀,我想,他們此時也和我一樣,心情難以名狀,隻想用這種形式做一次永恒的紀念。

我們搬出探險隊紀念碑,那上麵刻著我們每個人的名字,看著自己的名字躍然其中,我感到無比的自豪,真的!太自豪了!很多年都沒有這種感覺了。在紀念碑前,鍾晴、蘇文宇、葉秋蓉、葉秋月、賀常林、馮巧、我七人結為異性兄弟姐妹以慶祝這神聖的一刻,我們對著珠峰叩拜,在珠峰的河畔邊堆了一個石頭堆,把我們的誓詞和我們各自的信物都放了進去,我那封情書揣了很長時間,今天終於把它帶到了珠峰腳下。

我們埋好東西後,賀常林大聲叫了起來:“快看,彩虹。”

我們一起朝空中望去,,一道絢麗的彩虹掛在白雪皚皚的珠峰頂上,它們靠的那麼近,幾乎都要溶入彼此,簡直就是一道奇觀。大本營頓時一片讚歎之聲,長槍大炮紛紛記錄下這個畫麵。很多人不約而同五體投地膜拜了起來,這麼壯麗的景觀就是上天賜予的。看來我們今天運氣不是一般的好!

我想把這個歡慶的時刻和潔兒分享,無奈找遍了整個大本營都沒有找到一部電話,隻好作罷!看來隻能把這份欣喜說給潔兒聽了,不過沒關係,我把給潔兒的情書埋在了這裏,我想她是能感應到的。

在珠峰遊覽了幾個小時,我們的心情才慢慢平靜下來。探險隊準備在大本營過一夜,明天攀登珠峰,打算走到哪裏是哪裏,畢竟我們不是專業的登山隊。我們的向導是個藏族漢子,叫旺欽,他攀登珠峰的最高海拔是7000多米,這對我們已經是足夠了,我們撐死也就是在6000米左右。晚上聊天的時候旺欽對我們說:“登雪山有一條規則,那就是:絕對不能透支體力。經常登山的人都知道,三分之一的體力用於登山,三分之一的體力用於下山,還要留下三分之一的體力用於應付意外事件。你們要是為了登頂,一次性把體力全部透支完的話,恐怕到時候困在山頂上就沒有力氣下來了。所以,明天登山的時候大家不要硬撐著,一旦發現體力不支的時候就說出來,不要想著會連累大家,如果瞞著不說,受罪的可是自己,我們又不是專業的登山隊,能上來已經是很不錯了,沒必要有負擔,覺得自己好不容易來一次珠峰,一定要爬高點才行,這個想法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