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來了一群歪瓜裂棗,趙誌遠剔了不少出去,也招到了幾個比較靠譜的員工。
趙德才和趙旺才兩兄弟,也去了。
打從趙德才沒和心愛的姑娘結成婚,兩兄弟對家裏的人和事兒,基本就不上心了。
除了回家吃飯和睡覺,基本就在生產隊幹活兒賺工分。
賺來的工分,到了分糧食的時候,他們也不一次領完,就領夠自己吃的那一份兒。
要是趙誌林和周招娣還有桑紅花三個,很快將那些糧食吃完,他們也不領自己工分賺來的糧食,就吃大隊發的一些定額糧。
大隊針對一些不願意幹活兒,又比較懶的人,是有定額糧發放的,不過都是些粗糧、存糧。
有時候是油糠,有時候是好幾年,還帶黴味的紅薯幹。
再就是用來喂豬的紅薯梗,上潮的大米。
這些糧食,算是次品,吃進嘴裏,味道不好,所以為了家裏日子過得好一點,大家都會拚命的賺工分。
省的自己的地位和大隊的任務豬一樣底。
不過趙誌林一家子,算是死豬不怕開水燙了,吃什麼無所謂,重點是不用幹活兒。
這一次,趙德才和趙旺才兩兄弟過來招工,一來是他們不賺工分了,看看父母和奶奶還依賴誰。
這二來,也是鍛煉自己,賺點錢。
趙德才對結婚找對象的事兒,徹底的死了心,可弟弟年紀不輕了,不能再拖下去了。
再拖,很可能結果和他一眼,找不到媳婦,白白錯過自己喜歡的姑娘。
趙誌遠同樣問了他們一些問題,最後錄用了他們兩個。
很快,十二個人,招齊全了。
不出意外,以後這些人,就是大隊肥皂廠的元老。
趙誌遠作為大隊長,在大隊做了公示,以後這些人,是可以脫產在大隊做肥皂副業的。
不止這十二個人的名字,江衛民和趙愛國也赫然在列,等過完年,他們也不用再去幹大隊的活兒了。
不過也有要求,不幹活兒的這些人,除了管技術和質量的江衛民還有趙愛國,其他人必須每個月完成多少肥皂的量。
在趙誌遠和江衛民的帶領下,沒有人可以偷懶,也沒有人可以占便宜。
……
趙誌林家。
他從本生產隊的隊員嘴裏聽說兩個兒子去了肥皂廠,以後脫產做肥皂,氣的嘴差點歪了。
周招娣也在家裏罵罵咧咧的。
“養兒子有啥用?不孝啊!這麼大的事兒,都不和我們商量,這要是大隊不公示,咱不得一輩子被蒙在鼓裏?”
桑紅花不管這些,她隻知道,她餓。
分糧也才沒多久,但趙德才和趙旺才兩兄弟帶回來的糧食,已經吃完了。
現在家裏吃大隊的定額糧,難吃不說,還吃不飽,頓頓水飽的稀粥,她一把老骨頭,是受不了了。
“老大,你和你媳婦去找些糧食吧,我這老太婆實在受不了了,再不吃些細糧,我會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