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路過的鎮民都好奇的張望過來:“這是在幹什麼呢?好多的人啊!”
“都是外地路過咱鎮上的難民,我看是在打粥喝呢。”
“是旺財炸雞店的老板,施粥給這些難民呢,她可真是好心腸啊!”
“前些日子不是說炸雞店裏毒死人了?我看這老板心腸這麼好,肯定不會害人的。”
“都是些風言風語,衙門早放話了,不是炸雞店的問題。”
“這店鋪不大,能幫得了這麼多的難民嗎?我看咱也得出一分力,你們看,店鋪門口還有捐款箱呢!”
……
幾個鎮民圍在捐款箱的前麵,楚明兒咧嘴笑道:“大爺大媽,這行善積德是好事,幫助難民,也是為鎮子出一分力,你們所有的善心都會被記錄下來的,看,就貼在這裏!”
鎮民們抬頭一瞧,隻見這麵牆光禿禿的,楚明兒率先往功德箱裏麵扔了五文錢,而後拿出毛筆,寫下自己的名字,後麵注明了錢數,往牆上一貼。
鎮民們恍然大悟,原來是這麼用得,楚明兒道:“捐款數額越多的客人,名字記錄的就越會向前,你們看官差都在這裏幫忙呢,等施粥結束以後,這捐款的名單會呈給鎮長過目。”
這下,鎮民蠢蠢欲動,這青牛鎮就這麼大的地方,誰還不想和鎮長攀上點關係,要是名字靠前,給鎮長留下個好印象,以後也好辦事不是。
一人道:“我捐,我出一錢銀子!”
“我出一兩!”
“我們捐的銀子都是給難民買米的吧?”
楚明兒點頭:“請各位鄉親監督,我旺財炸雞店絕對不會貪汙一分錢,隻會在這基礎上掏錢買米,讓難民吃飽!”
有疑問的也就放心了,一心向善的捐個幾文錢幾錢銀子,想讓鎮上看見自己的善舉的,就多捐一些,很快,牆麵上就貼了幾張白紙,那紙上麵記載的都是捐款人的姓名以及錢數。
施粥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難民們好久沒有吃過一餐飽飯,他們捧著粥碗,滿臉的感激。
“活菩薩啊,難得吃了一回飽飯,現在身上都有力氣了。”
“要是人人都像這家店的老板似的該多好,人美心腸也好。”
“這雖然有捐款的,但是遠遠買不了這麼多的米,這家店老板自己得掏多少銀子啊!”
“好人,好人啊!”
楚傾言忙的腳打後腦勺,盛粥盛的手腕酸脹,都快要抬不起來了,隻好叫來官差幫忙,因為此時正熱鬧著,炸雞店的生意也受到了影響,排隊買炸雞的人就有五六個,楚傾言不敢停下來,和小玲兒忙的滿頭是汗,施粥一事就徹底交給了官差來做。
楚明兒人機靈,總是能煽動鎮民捐款,他雖然認識的字不多,可是肯學啊,人家在桌子上比劃比劃他就知道怎麼寫,好歹能將人家的名字寫出來,時間久了,竟然也寫的有模有樣。
一天下來,這幾袋子米都沒有夠用,還又到糧店要了幾袋子,圍觀的鎮民一直不少,炸雞店的客人也是絡繹不絕,好在楚傾言已經預料到了這種情況,提前準備好了雞肉,這才沒有賣斷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