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金堂改革(四)(1 / 2)

張定威望不高,還是學堂教授,正好合適。

他們的理由就是,這次考試就是在金堂縣學堂舉行的,你這個教授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這些學子見到金堂縣沒有理睬他們,怒火衝天。

他們幹脆跑到成都來到轉運司,要求徹底清查這次考試。

雲無涯自然一直觀察金堂縣的這次小吏考試。

最直接了解的金堂縣當然是《大宋中華報》,報紙他每個字都反複研究。

他讀報紙絕對不會看表麵意思,而是研究這些字與內容背後及隱藏的意義。

當他看到趙平的考官大部分都是昌元縣的人,他覺得他機會來了。

讓他高興的是,這次考試第一名恰恰還是昌元縣的人,趙平這是給他送把柄呀。

其實這次考生找金堂縣學堂的麻煩,後麵就有他的推波助瀾。

他是品秩是七品,而金堂縣知縣也是七品。

金堂縣這個人間天堂早已讓他垂涎欲滴,時時尋找機會。

學子來到轉運司,轉運司又是高官,非常忙碌,自然無暇接待學子。

雲無涯代表轉運使接待這些學子,親切、耐心、充分、細致、周到聽取了學子的意見,表示轉運司將徹底清查此事。

學子興高采烈地離開之後,雲無涯一邊喝茶,一邊陷入沉思。

他最後下定決心,當即寫出條文,彈駭趙平公器私用。

趙平收到餘玠轉過來雲無涯的條文,要求他三天必須要回複。

正當他要回複之際,朝廷禦史台陳大方又跳出。

他以禦史名義彈駭趙平,不但說趙平公器私用,而且要求查封前十名試卷,上交禮部審查。

趙平不禁目瞪口呆,自己就是在金堂縣舉行一場小小的小吏考試而已。

你們這些人當真是吃飽飯沒有事情幹,專門與我過意不去。

他哪裏知道,他不知不覺已經成為小聖人,他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士人的關注。

雖然你隻是一場一個縣的小吏考試,但是天下文人則自然站在天下士人角度來看待。

你趙平是小聖人,如果這次成功了,天下其它州縣也這樣做,那應該怎麼辦?

這個就是名人的苦惱,名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不但被人所關注,而且還被人用放大鏡放大。

如果你有一點不經意漏洞,你的對手與政敵當然求之不得。

雲無涯不禁大喜,如果在四川境內,還有餘玠罩著。

但是京城已經知道了,意味著整個大宋也知道了。

隻要上麵審查屬實,現在就等待趙平身敗名裂。

趙平身敗名裂,其主簿、保安團、護川軍全部取消。

嘿嘿,趙平名下作坊、金堂縣這個人間天堂,從此與姓趙無關。

雲無涯越想得意,氣勢洶洶帶領轉運司官差來到金堂縣。

他手裏拿著轉運使的手渝,在李月秋麵前一晃。

隨後他手一揮,如狼似虎的十個官差,來到檔案室,將前十名的所有試卷全部查封,立即安排快馬送到京城。

臨走之時,他還冷冷打量趙平與舅舅。

舅舅氣得把茶杯摔在地下,冷冷說道:“小人得誌!”

趙平急忙攔住舅舅,重新給他泡茶,說道:“身正不怕影子歪。”

話雖然如此,趙平還是有些擔心。

不過趙平曾經有官家口諭,說官家看好自己。

這個也是驚動天下的大事,料想官家不關注都不可能。

但是趙平覺得還是有些不保險,畢竟官家事情多,萬一沒有關注呢?

不行,還是得運用京城的力量,讓劉雲良、江濤(楊濤字)、張銀行動起來。

想到這裏,他立即給京城用鴿子去了一封信。

楊濤接到趙平的來信,不敢怠慢,立即與劉雲良商量此事。

兩人決定還是找老熟人張銀,畢竟兩個接觸最多的還是張銀。

聽說要把消息傳給官家,張銀思考一會兒,有些為難說道:“某現在暫時正在皇後身邊當小差,想見官家一眼都難。”

楊濤與劉雲良兩人互相看了一眼,拱手行禮說道:“中貴人,這次事關小郎君,請一定要想一個法子。”

張銀一邊喝茶,一邊思考,兩人不敢打擾他。

張銀突然眼睛一亮,欣喜說道:“有了,起居郎牟存叟是四川井研縣人,與你們是老鄉。”

說到這裏,張銀著重強調:“井研離嘉定不遠,他也非常關注上次嘉定之戰。小郎君嘉定打了一個大勝仗,他也非常高興。”

這確實是一個好消息,不過現在還有一個問題,如何才能接觸到牟子才。

楊濤與劉雲良一邊喝茶,一邊陷入沉思。

楊濤眼裏念著:“存叟,存叟,某想起了,他不是剛剛交了一首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