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平展開狀子,隻見內容大致如下。
常州人氏梁山秋自幼失去父母,由任麗琴的父母代為撫養,並把女兒許配給他。
應該說任麗琴的父母對於梁山秋有撫養之恩,恩同再造,還把女兒許配給他。
現在梁山秋當上知縣,就要拋棄未婚妻,要與其它女人結婚,活生生一個陳世美再生。
從這點看來,任麗琴確實占了大義,梁山秋唯一的選擇就是隻能娶她。
趙平看了任麗琴的狀子,又看了梁山秋,又打量任麗琴。
任麗琴這些女子喜歡賣弄風情,確實讓趙平不喜歡。
但是她的父母對你有養育之恩,又把唯一的女兒許配給你,你梁山秋不能忘恩負義,拋棄未婚妻子而另娶他人。
趙平頓時覺得梁山秋雖然相貌不錯,但是人品不行,頓時有些不喜。
但是不能光聽這些女人的一麵之辭,因為梁山秋反告任麗琴與人私奔。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趙平不禁打開梁山秋的狀子。
看著狀子,趙平情不自禁在腦海浮現一個故事。
梁山秋在狀子裏麵承認任麗琴父母把他養大,同時也承認任麗琴是他的未婚妻。
但是,她不守女德,竟然不顧自己有了婚約身份,與一個叫做馬榮的人私奔。
馬榮是誰,竟然有如此之大的魔力,讓任麗琴不守女德私奔?
原來馬榮是常州首富,辦了一個織坊,有好幾百的織布機。
任麗琴認為家裏貧窮的緣故,就是把大部分錢用在梁山秋讀書上,讓她吃穿不如鄰居,受盡別人嘲笑。
馬榮擁有常州最豪華的馬車,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是一個鑲金嵌玉的馬車,並且還在前呼後湧招搖過市從她門前走過。
那一年,任麗琴剛剛十三歲,已經到了可以嫁人的年齡。
而此時,梁山秋才十五,還是一個穿著補丁讀書的小窮酸。
任麗琴十五那年,到了織坊成為一名織娘。
任麗琴就利用這個機會,不斷靠近馬榮,最後成為馬榮外室。
織娘收入很高,技術精湛的織娘收入甚至超過丞相。
當任麗琴光鮮回家,給父母帶來俸祿元遠超過父母種田所得,家裏也不懷疑有她不光鮮事情。
但是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有人把任麗琴當馬記織坊外室的事情告訴了梁山秋。
梁山秋差點瘋掉,沒有料到自己未來的娘子竟然如此喜歡這個銅臭之物。
而且聽說這個馬榮長得確實醜陋,年齒比任麗琴大兩倍。
梁山秋來到河邊,想跳河自殺了之。
但是當他把腳伸進水裏之後,突然想起已經逝去的父母遺言。
父母希望他好好活下去,爭取出人頭地。
而且父母還在老家的房子牆根埋下一筆錢,作為他應急用。
梁山秋擦幹眼淚,從老家牆根取出那十幾兩銀子,發奮讀書,考上萬鬆書院。
在萬鬆書院讀書,他在這裏考上舉人,後來考上了進士。
梁山秋的孽緣就在萬鬆書院,他有一個同窗叫做祝英秀,長得特別俊秀。
祝英秀對於品學皆優梁山秋特別好感,兩人經常在一起討論詩詞文章。
看到梁山秋書不多,祝英秀還把自己書借給梁山秋。
兩人感情極好,結成異姓兄弟。
三年之後,梁山秋考上舉人,意外的是,祝英秀沒有去參加考試。
祝英秀雖然沒有參加考試,但是一直給梁山秋購買食物及菜品,讓他安心考試。
梁山秋考上舉人之後,祝英秀依依不舍高開,說家人要他回去。
梁山秋一路相送,直至十八亭。
在相送路上,祝英秀告訴梁山秋一個讓他驚喜不已的消息。
他家裏有一個與他長得一模一樣的雙胞胎妹妹,等著他來提親。
梁山秋覺得祝英秀長得特別俊秀,妹妹與他一模一樣,當然喜歡。
但是梁山秋心裏不禁苦笑,我可是有一個娃娃親娘子的人,還能夠有接親的資格嗎?
祝英秀滿心歡喜告訴梁山秋,卻看見梁山秋一臉苦笑,而且悶悶不樂,急忙問是怎麼回事?
梁山秋隻好據實回答,祝英秀沒有料到梁山秋已經有了未婚妻,差點暈倒過去。
梁山秋急忙扶住祝英秀,說他一點不喜歡這個未婚妻,而且關鍵的是這個這個未婚妻不守女德,竟然給別人當外室。
祝英秀破涕為笑,問梁山秋為何不休任麗琴?
梁山秋揉了揉額頭,有些納悶說道:“她尚未過門,何來休妻之說?”
祝英秀突然非常嚴肅認真問梁山秋:“你究竟要娶哪個,小弟的妹妹還是那個姓任的?”
梁山秋情不自禁回答:“秋此生唯一要娶的人,就是祝英秀的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