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井研換天(五)(1 / 2)

兩個小娘子互相看了一眼,搖搖頭。

喻文明心裏更加高興,兩個小娘子大字不認識一個,怎麼知道李清照。

楊德榮想了想,問道:“聽說過娘子軍沒有?”

兩個小娘子互相看了看,還是搖搖頭。

喻文明臉上笑容越來越濃,這個李秀寧乃是前唐公主,她的娘子軍怎麼會讓這個山村小娘子知道。

“花木蘭聽說過沒有?”楊德榮還是充滿柔和的語氣,打量兩個小娘子問道。

陳家小娘子低頭點點頭,但是沒有說話。

劉勇此時也看出,陳家小娘子根本沒有信心,雖然知道,隻是點點頭,不敢說話。

楊德榮臉上此時充滿笑容,說道:“花木蘭從軍之時,比你們大不了多少。”

兩個小娘子臉上全部都是崇拜的目光,沒有料到花木蘭如此厲害。

“你們兩個放在那個年代,也可以成為花木蘭的。”楊德榮用盡量輕柔的聲音說道。

兩個小娘子互相看了一眼,搖搖頭,低頭下去。

“你們可能認為自己是農家女緣故嗎?”楊德榮望著兩人問道。

兩個小娘子先是搖搖頭,後又點點頭。

看來兩個為自己身份而自卑,楊德榮繼續說道:“錯,花木蘭與你們一樣,也是農家女,誰說農家女沒有出息?”

陳家小娘子想了想,還是搖搖頭,低頭小聲說道:“夫子,花木蘭會武藝,奴家不會武藝,再說這個是學文,又不是習武。”

喻文明一直觀察楊德榮不斷給兩個小娘子打氣,心裏暗暗著急,沒有料到兩個小娘子果然如自己所願,臉上盡量笑容。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不但書法自成一體 ,而且詞也是獨具風格,是婉約詞派的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楊德榮繼續給她們打氣,“即使放在整個大宋,也是不可多得的詞人。”

兩個小娘子聽到了,若有所思。

看到她們沒有搖頭,楊德榮信心大增,繼續說道:“前有花木蘭,中有娘子關,後有李清照。”

說到這裏,他打量小娘子一眼,看看她們的反應。

兩個小娘子互相看了一眼,終於抬起頭來,眼裏亮光閃現,微微點點頭。

喻文明看見兩個小娘子竟然被楊德榮說動了,不由得大急。

他大聲說道:“娘子軍乃是前唐公主,李清照乃是書香世家,不是農家女。”

聽到喻文明之話,兩個小娘子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信心,又被喻文明打壓下去,不由得又低頭揉搓她們的衣角。

“花木蘭也是農家女,從軍十年建功立業,皇帝要封她為尚書郎。雖然她拒絕了,可以相像女子也是可以做一番大事。”楊德榮心裏惱怒,但是風度依然存在,微笑說道。

“餘不是要求你們當花木蘭、娘子軍、李清照,隻是做一個最簡單的事情,識字。”說到這裏,楊德榮停頓一下,對著兩個小娘子說道,“這個應該沒有問題吧。”

兩個小娘子互相看了一眼,終於點點頭。

楊德榮見到兩個小娘子終於點頭示意,心裏徹徹底底鬆了口氣。

喻文明看見兩個小娘子終於點頭同意,雖然有些難堪,但是根本就不相信楊德榮能夠做到。

要知道,他雖然不是舉人,但是也算是一個文人,畢竟讀書十年,識字五千。

楊德榮淡淡打量他一眼,說道:“現在我開始授課,這個字母讀啊,張大嘴巴啊啊啊。”

字豈是這樣認識嗎?沒有認字,就拿出蝌蚪文,喻文明根本就不相信楊德榮在教人識字。

他一邊翻書,隻是看書裏內容,並沒有隨著楊德榮學習字母。

隻是他看著書的內容,眼裏是不可思議神色。

因為這個不是他以前學習的《千字文》,而是他從來沒有見過的《三字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他不由得輕輕地念起來。

與《千字文》相比較,《三字經》不但琅琅上口,教化作用完全還在一個層次,他不由得一直跟著念下去。

劉勇與張大山對望一眼,點點頭,他們沒有喻文明的本錢,隻有跟著學習字母。

看到喻文明這個識字五千的文人不學習拚音,有人也動搖了。

這兩個就是喻文明身邊兩個同窗,與喻文明一向交好,而且一直以喻文明馬首為瞻。

金明把書豎起,悄悄對著身邊一個叫吉林的人說道,“子森(吉林字),子光不用跟前學習蝌蚪文都可以認字,看來這個蝌蚪文用處不大。”

吉林看到喻文明念念有詞,也打開書本,隻見《三字經》上麵也有蝌蚪文。

他跟著喻文明也讀了起來,確實琅琅上口,不知不覺沉醉進去。

《三字經》比《千字文》更加適合啟蒙,不但琅琅上口,而且字也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