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猶太複國(下)(1 / 3)

蒲達用手指輕輕敲響茶幾,發出啪啪的聲音。

胡亮也沒有說話,隻是一邊喝茶,一邊看著了。

“法子有了,不知可行不?”蒲達停止敲擊案幾,轉而喝茶。

胡亮眼睛一亮,拱手一禮,問道:“是哪家小娘子?”

蒲達對著胡亮微微一笑:“附耳過來。”

胡亮把頭部伸到蒲達嘴邊,聽到瞪大一眼睛,接著皺眉問道:“行否?”

西縣,賈氏官宅,是一個有天井五室一廳住宅。

這是官府對於八房以上官吏修建的官宅,是小聖人給這些官員與雜吏的福利。

不過如果你以為這住宅是你的,那就大錯特錯。

道理非常簡單,這些官吏對於官宅隻有使用權,沒有產權。

也就是說,隻要你好好幹,這個住宅就可以使用;如果你不好好幹,對不起,請搬出去。

即使這樣,比起在大宋其它地方,隻有知縣與縣丞才有官宅,西縣就更加人性化多了。

不但如此,在西縣就是一個普通雇員,也有一個小小單間。

西縣的官吏對小聖人特別感激,心裏更加惶恐,害怕那天從這裏搬遷出去,自殺的心情都有了。

這不但是地位象征,更是榮譽象征。

費思複雖然而立之年,但是三縷長須,皮膚白皙,眉目清秀,五官端正,身材修長,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美男子。

他的妻子柳如絮是書香世家,正當花信年華,長得也如花似玉,兩人非常般配。

他非常喜歡這個妻子,沒有納妾,有三子一女。

長子十二歲,二子七歲,三子五歲,個個相貌不凡。

讓他最高興的女兒繼承兩人的優點,雖然隻有九歲,一張如蘋果一樣的精致小臉,雪膚紅唇,高挺的鼻梁兩邊,是一雙水汪汪的特別靈動的眼睛。

下值之後,費思複來到書房,娘子柳如絮給他泡了一杯茶水。

他感激看了娘子一眼,說了一聲謝謝,拿起一杯書。

仿佛已經約好,三子一女魚貫而入,紛紛進來向他請安:“爹爹,孩兒給你請安。”

三個兒子與女兒都在趙家莊學堂讀書,女兒自然是女班,以琴棋書畫及女德為主。

聽到四個子女特別是女兒如黃鸝一樣的聲音,他感覺一天的疲憊消失一空。

他一邊問兒女在學堂學習內容,一邊聆聽兒女傾訴。

對於女兒費文麗,他特別喜歡,每天都要多問幾句。

女兒雖然才九歲,琴棋書畫已經入門,唐詩宋詞也分別能夠背誦百首以上。

特別女兒雖然年紀輕輕,卻在不少地方勝過妻子。

看到才貌雙全的女兒,他不由得感歎哪家兒郎才有這個福氣。

子女出去之後,他拿起一本書,乃是新出版之書。

書名乃是《小聖人合集》,裏麵有趙平的詩詞文章及學說。

猶太人喜歡看書,他雖然已經不信教,但是他把看書愛好繼承下來了。

他對於詩詞不太感冒,認為那個是小道。

他喜歡趙平的《戰爭說》及《萬物之道》,不但琅琅上口,而且寓意深刻,每次都要反複觀摩,反複領會。

他最喜歡《萬物之道》,經常把此學說與自己一言一行聯係起來,不斷總結得失,不斷提高自己。

“稟告官人,西縣糧商蒲掌櫃與胡掌櫃拜訪。”門房賈興拿著名刺,恭恭敬敬進來稟報。

門房是他的侄兒賈興,才十八歲,算得上成年。

他沒有事做,就給叔翁當門房。

其實這是他的兄長費思興看到兄弟有了前途,想讓侄兒過來謀取一個前程。

聽到稟告,夫人覺得有些奇怪,問道:“官人,你與他們已經沒有多大交集,為何要來拜訪?”

十多年前,他家境貧困,這些猶太商人要他信奉猶太教,被斷然拒絕。

唯有兩個猶太商人那一年私下救濟,就是來蒲達與胡亮。

由於不是大張旗鼓,救濟也不多,勉強能夠糊口。

對於他們救濟之情,他是一直記在心裏的。

“娘子,他們想來有事,不然不會貿然求見。”費思複想了想,作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