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各顯神通(1 / 3)

陳發財是靈泉縣的主簿的陳欽的堂弟,一心想發財。

他小時家境不好,家裏就給他取了一個陳發財的姓名。

他並沒有覺得這個姓名難聽,反而符合自己一身追求。

但是這次陳欽給他打了招呼,要求他必須把這一段路修好,因為這是一條積善積德的萬民路。

陳發財想了想,馳道修建就隻有兩種選擇。

如果要說修路最好,現在除了趙家莊,就隻有魯家莊。

趙家莊太高大上了,他們陳家小門小戶,從來沒有接觸過。

陳發財想了想,最後還是決定找魯家。

畢竟魯家已經有上千年的傳承,修路建橋不在話下。

不但靈泉縣的房屋橋梁是魯家所在,就是成都許多房屋橋梁不少也是魯家修建。

魯高是靈泉縣有名的匠師,據說是魯班的後人。

他已經六十人,頭發白差不多一半,但是精神尚好,是魯家莊莊主與族長。

魯家莊不算很大,但是也不小,有兩三百人,田地加起來千畝左右。

他們都是工匠,熟悉石匠活計。

現在靈泉縣強迫要求積善積德捐款,不但幾乎全莊之人財富被搜刮得一幹二淨,就是生計也受到致命影響。

因為老百姓沒有錢,也沒有人請他們,隻好回家做農活。

陳發財五十左右,頭發白了少許,皮膚較黑,但是身體極為粗壯。

他現在提起幾塊肉,幾匹布,帶著兩個仆人來到魯家莊。

看著陳發財的仆人提著肉來,讓魯家莊的人覺得非常奇怪。

他一路打聽,直接向族長魯高家裏去。

幾個小孩看著肉塊,口水不知不覺流出。

他們背著背篼,背篼裏麵青草,這是用來喂豬的。

現在生豬通過趙平的法子閹割,已經沒有過去腥味。

加上紅燒肉、燒白等名菜普及,養豬已經成為靈泉縣金堂縣一條出路。

在新知縣來之前,魯家莊一旬有兩次左右的肉吃。

但是這個新知縣來了之後,一句積善積德的話,把家裏的家搜刮得一幹二淨。

現在能夠果腹已經不錯了,哪裏還肉吃。

一個叫做魯二十郎四五歲的小孩跟著跟著陳發財仆人後麵,高興口裏叫喊:“有肉吃,有肉吃。”

“是別人有肉吃,不是你有肉吃。”他的身邊的叫做魯十九郎五六歲小孩一邊流著口水,一邊急忙提醒。

魯二十郎搖搖頭,眼裏一直望著豬肉,口裏說道:“族長祖翁好得很,隻要他們有,會叫整個家族人一起吃。”

“做你的美夢去吧,你自己想吃肉,希望族長請整個莊子的人吃肉。”魯十九郎眼裏根本就不相信。

雖然如此,他還是望著族長請客。

魯二十郎一邊流著口水,一邊問道:“難道你不想?”

“已經半月沒有吃肉了,哪個不想。可以肉不是想吃就能夠吃到。”魯十九郎擦了擦口水,理智地說道。

陳發財來到族長魯高家裏,不但不是四進院落,而且僅僅是一個普通兩進院落,沒有那種大家族的感覺。

族長都如此,其它魯家莊人,大部分都是一個院落。

陳發財不禁有些失望,突然對這次來魯家有一種失落感覺,也對此行有些不看好。

魯高仿佛沒有發覺,親自給他泡了一杯醉春風茶葉。

見到沒有丫環上茶,陳發財的臉色更加難看。

就是魯高本人,並不是員外打扮,反而短衣褐布,反而如一個地地道道的賤民。

此人是族長還是農民,讓陳發財感覺自己走錯了地方。

難道魯家徒有虛名,難道傳說是假的?

想到此處,他突然皺眉。

麵對客人,魯高拱手一禮解釋:“墨家傳承千年,以節用、非樂為美德,讓陳掌櫃失望了。”

“原來魯族長乃是墨家後代,失敬,失敬,在下失禮。”聽到魯高解釋,陳發財深深一禮,急忙道謙。

墨家主張是尚賢、節用、非樂,作為一個族長,沒有四進住宅,也沒有丫環,陳發財恍然大悟,現在終於能夠想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