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虔誠邪惡(1 / 3)

入鄉隨俗,這裏是吐蕃的地方。

何思安立即翻身下馬,脫下頭盔,把頭盔放在馬背上麵。

他才深深彎腰鞠躬,麵帶笑容,雙手合十:“莫拉啦,紮西德勒。”

莫拉乃是對女性長輩的尊稱,啦乃是一種語氣助詞,沒有實際意義,顯得親切,紮西德勒就是吉祥如意的意思。

“紮西啦,紮西德勒。”看到何思安如此有禮貌,吐蕃老婦人臉上也是笑容,一邊合十,一邊同時也祝何思安吉祥如意。

紮西,乃是吐蕃對男子的通稱,相當於俊男的意思。

何思安相貌中等偏上,不過皮膚在這裏算得上白皙,乃是一個堂堂正正的紮西。

雙方一番禮儀之後,何思安進入正題,又是躬身一禮:“莫拉啦,奉讚普的命令,聽見一個小婆姆(小娘子)的求救聲音,吾等根據線索到了這裏,希望莫拉配合一下。”

畢竟這是吐蕃民居,他們隻是懷疑,不能隨便搜查別人的私宅。

還好,小聖人乃是監國,可以用讚普這個大義。

但是,何思安沒有料到,這個老婦人也不是那麼上當。

“紮西啦,小婆姆求救聲音,怎麼會傳到這裏?”這個吐蕃老婦人一邊轉動轉經筒,一邊懷疑問道。

這個吐蕃老婦人看似虔誠,其實不是一個省油的燈,也不是那麼好對付。

易水台與萬紅壯不禁訝然,這個雖然老婦人雖然外表慈祥,但是心思絕對不簡單。

兩人有些麵麵相覷,看看何思安如何應對。

“莫拉啦,敢問寺廟可殺生?”何思安並沒有回答這個吐蕃老婦人的問題,一邊躬身,一邊反而問道。

在眾多因業中,吐蕃佛教的禁忌和戒律主要分為三類:身業、語業和意業。

身業包括殺生、偷盜、邪淫等;語業包括謊語、兩舌、惡語、綺語等;意業包括貪婪、嗔恚、邪見等。

現在何思安提出這個問題,就是逼著她表態。

你既然信佛,必然知道佛教的戒律。

吐蕃老婦人臉色微微一變,雙手合十:“紮西啦,這個乃是戒律,豈能違背。”

既然你承認這一點就好,他臉上露出微笑。

“吾等聽到南昭寺傳過來求救聲音,發現法事堂有血跡,因此捉拿殺生之人。”何思安不敢無禮,一邊雙手合十,一邊解釋。

老婦人並沒有何思安的解釋而有所釋懷,一邊合十,一邊眼裏充滿懷疑反問:“紮西啦,既然是南昭寺,為何又跑來蕃民家裏來?”

萬紅壯不禁眉頭一皺,這個老婦人看著慈祥,雖然以蕃民自居,但是說話的確實咄咄逼人。

他仔細一看,這個民居可不是那種普通民居,而是有四樓那麼高。

它每一層樓更不像普通民居那樣隻有單獨一間或者兩間,而是十二間房屋。

它一共四層樓,房間大約有五十間左右。

它背風向陽,眼前有一條小溪而不是大河,既靠近水源避免洪水災害。

第一樓乃是基座,有石級直通二樓,石級兩邊還有扶手。

它的一樓有些小房間,包括石階兩邊也有,感覺有狗洞又不像狗洞。

它旁邊有一個馬廄,還有幾十步馬。

十條天狗就在裏麵,對著外麵的保安團將士狂吠不停。

它五樓好像是經樓,顯然不是供奉一個簡簡單單的佛像了事,顯得鄭重更是非常人能夠居住這裏,應該喇嘛之類居住這裏。

它的頂樓更是與普通民宅不同,乃是大宋金頂盒歇山式構架。

能夠選擇這裏,顯然必是貴族,而是還是大貴族。

“這個很簡單,因為狗發現它線索就是指向這裏。”何思安說出,對著易水台揮手。

易水台點點頭,就牽出一條黃色的小狗。

這個黃色的小狗此時出來,就對著圍牆裏麵叫個不停。

如果不是易水台用繩子牽著小黃,估計它絕對會向裏麵撲去。

吐蕃老婦人看見狂吠的小黃嚇了一跳,不禁後退幾步。

裏麵傳出來天狗的此起彼落的聲音,小黃聽到這個聲音,後退了幾步。

但是它最後並沒有示弱,對著民居繼續狂吠不停。

這個吐蕃老婦人很快就鎮定下來,仔仔細細望著這個黃色小狗。

她雖然對著何思安躬身一禮,但是口氣不屑一顧:“紮西啦,這個乃是畜牲,它的樣子能夠讓人相信嗎?”

“莫拉啦,狗雖然是畜牲,但是它的鼻子極為靈敏。它聞到那個血跡之後,就一直跑到這裏來的。”何思安也不發怒,一邊躬身一禮,一邊耐心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