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五、拯救民婦(1 / 3)

娘子一邊問道,一邊給他遞上一碗開水。

謝富雖然一身疲憊,但是臉上滿是笑容。

看到如此兒女環繞膝下,他覺得整天付出都值得。

自己的一切付出,不就是為了一個溫暖的家嗎?

“明天就可以搬家了,學堂後天也可以到哪裏讀書。”想到這裏,他充滿笑容,對著娘子及兒女回答。

幾個兒女高興極了極點,紛紛跳了起來。

一個女兒一臉通紅叫起來:“我們有新房子了。”

“我們有新學堂了。”另外三個兒子拚命大喊。

那個六歲的女兒眼巴巴望著謝富,結結巴巴地問道:“爹娘,奴家可以上學嗎?”

她聽說可以上學,可是不知這是否是真實,心裏有十五隻水桶,七上八下的。

“當然可以上學。”謝富說不出是什麼滋味,點點頭。

黃東及田亮帶著一群手下,來到山上一個觀景亭。

觀景亭在山上最高的地方,有石級與山下的民居官府相連。

他們打量山下,人人湧起自豪之感。

到處都是叮叮當當的聲音,張家莊方圓幾裏都是工地。

幾千人挖土的挖土、挑籮的挑籮、建房的建房,人聲鼎沸,熱火朝天。

黃東原來計劃修建一丈的馬路,現在一咬牙,幹脆修建成兩丈寬大馬路。

它中間是及兩邊都有行道樹,與以前的石板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在原來亭子旁邊,官府、學堂、醫館也建好。

特別是學堂,今天已經有了學生讀書,讀書聲音甚至能夠傳到山上來。

兩百多棟茅草屋,拔地而起,這是給窩棚戶修建免費房子。

雖然是茅草屋,可是條件不差。

它們不是那種軟弱無力的籬笆牆,全部都是紮紮實實土牆及脊梁。

隻有條件合適,隨時可以變成瓦房。

房屋全部都整整齊齊,排水溝、竹叢、黃桷樹都有。

這些房屋依據地形,層層疊疊,錯落有致。

如果說對麵的謝家莊黑白相間是水墨畫,而張家莊新居則是黃色為主調的山水畫。

此時,正是中午,家家戶戶的煙囪冒出一排又一排的炊煙。

沒錯,這麼多年過去,從來還沒有中午升起炊煙現象,但是今天升起了。

謝富分配一套六間房屋的的住宅,高興到了極點。

他有五個兒女,加上父母,一共九人。

父母年齒還大,也不過四十出頭,也出去幹活掙錢。

四個兒女,分別是十歲、八歲、六歲、四歲,有三個進入學堂讀書,一個在幼稚園。

三娘才兩歲,年齒太小,就沒有進幼稚園,與娘親在家裏。

她拉著娘親,要娘親陪同她出去轉轉。

謝冉氏不知女兒要做什麼,想到她最小,隻好隨她。

沒有料到,三娘竟然拉著她到處亂轉。

而亂轉的地方不是別的,正是新居片區,還有自己家裏的小屋。

原來三娘把新居當成旅遊地方,反反複複打量。

這個還沒有完,她還拉著娘親在自己屋子轉圈圈。

在每間屋子仔仔細細看了之後,又在每張床上坐下睡覺。

謝冉氏覺得女兒實在丟人,可是一看,不但她家裏的三娘如此,其它家裏的小孩何嚐不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