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張昊的中投訓練開始,他眼前飄過一行字幕提示……
“成長卡:中距離跳投專家,已開啟中投訓練肌肉記憶加成,已開啟中投訓練領悟能力……”
沒有因為出現了提示就停下訓練,隻有進行了訓練,才能知道這個提示的訓練肌肉記憶加成到底有沒有用。
要張昊在美國這兩年多接近三年的時間裏沉默寡言有什麼好處……就是沒太多人打擾他,打架有皮爾斯幫忙,皮爾斯的父親曾經是道上的,倆哥哥一個是懷俄明大學的助教,另一個在美職棒舊金山巨人隊打球,運動方麵兩個哥哥都沒有皮爾斯賦好,混得一般般,但是他們靠著父親的蔭庇,路子廣,皮爾斯的老媽開了一家公寓,在美國這地兒,沒有人敢來鬧事兒,還是在這年頭,還是有一番能量的。
所以,張昊在美國這近三年時間,除了學習,就是練球……關鍵是他在州高中聯賽打得不錯,所以在學校有獨特的個人魅力……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訓練,很不錯,教練都喜歡這種類型的球員,所以很用心的在指導張昊,對比大學教練,高中教練就真的是為愛發電了,他們的職位就是體育老師,隻是不給錢當然得給權力,美國的體育基礎紮實,和這個有很大關係,大學、高中、甚至初中的體育社團,教練就是。
張昊在這邊高中的專業教練的指導下的投籃基礎很不錯,美國的籃球基礎,大概就等於中國的乒乓球基礎,美國高中籃球隊,尤其是英格爾伍德高中這種有名的高中籃球隊,大概能與中國的一個市乒隊或者一個弱一點的省乒隊的青年隊相比,當然,用的是籃球基礎和乒乓球基礎放在各自運動項目內的水準的對比。
可以年僅18歲的張昊的中投,實際上已經非常好了,這不,在一旁的球場指導高一球員基礎訓練的英格爾伍德高中的主教練斯科特-柯林斯很滿意張昊的中投訓練,有賦,又刻苦。
隻是張昊有了個明確的了解,知道自己在NBA級別裏的中投隻有良好中遊的水平,覺得弱。
但主教練斯科特-柯林斯一直都對張昊的中投很滿意,在加州高中聯賽中,張昊的中投是最頂級的,進入大學打個三四年,基本功練紮實,運動能力也出色的張昊,斯科特-柯林斯覺得他有機會在NBA選秀大會的首輪中後段被選中,成為一個出色的即戰力型球員。
但問題是,張昊進大學籃球隊的前景糟糕,斯科特-柯林斯也拖了一些關係,才有部分一級聯盟的大學願意給張昊部分籃球獎學金,至於全額籃球獎學金……這個,很多NBA球迷看NBA選秀資料的時候,聽哪個哪個落選秀拿了全額獎學金,覺得好像很隨便就能拿到,實際上,那些落選秀,可能也是全世界前1000名的籃球運動員。
還真是沒有哪個大學願意嚐試給一個中國高中生全額籃球獎學金,盡管張昊在高中表現極為出色,可不是沒有州籃球先生進入大學打得稀爛的情況……
斯科特-柯林斯現在也很是無奈,當初是他帶領美國的初中籃球高手去中國打了一場友誼賽,看中了張昊,結果沒想到是膚色和國籍限製了張昊的成長。
就在斯科特-柯林斯為張昊感到惋惜的時候,來了個電話,他停下對高一菜鳥的指導,去接電話去了。
另一邊,正在訓練的張昊感覺很不可思議!
他每一次投籃過後,仿佛就有人在提示他,動作的哪個部分還不夠標準、哪個肌肉群發力不夠充分或者無法隨意的發力做出最好的投籃……他很輕易的就知道了自己想要強化中投需要做些什麼!
哪個發力動作要加強、因為哪個部位的力量缺失無法把投籃提升到更好……他仿佛都知道了!
練了組合計150個中投後,張昊直接來到球館內的健身房,開始練背闊肌和腰腹,之前的投籃權當熱身了。
整個過程,張昊都在努力的壓抑自己的興奮,讓自己可以冷靜的訓練,不然容易受傷,尤其是練器械的時候更得冷靜,這時候可不能傷。
教練的指導很好,但教練畢竟不是本人,不然但凡一個投籃不好的人找教練教就行了,投籃這種事,不是單純的靠教就行的。
斯科特-柯林斯對張昊的投籃指導很用心,也認為張昊中投已經很出色,但還是覺得張昊要去大學打磨三四年的基本功,其根本原因,就是張昊需要更多訓練、打更多的比賽,才能自己知道自己投籃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強,或是肌肉群、或是發力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