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簽約球員張昊能力評價:6
身體素質:速度90,力量7,彈跳9,靈活性96,體力90……
投籃:三分45,中投79,上籃8……
技術:控球54,傳球4,接球投籃85……”
張昊看了下自己的最新能力評價,控球提升了兩點、力量提升了兩點、中投提升了4點、上籃提升了,進而綜合能力評價提升了兩點。
他並沒有怎麼練控球和上籃,但力量的提升也對這兩項帶來了些許的提升。
而這,隻是短短6訓練的成果!
和張昊一開始認為的隻是投籃變好不同,從他開始做背闊肌和腰腹力量訓練,他就知道最終提升的肯定不僅僅是中投,可能由於不是主練其他的方麵,其他方麵進步不會那麼大,但肯定也會因為訓練帶動其他方麵的能力的進步。
張昊好希望能再找到一個金手指的bug,得到更多的特殊獎勵,顯然,普通任務獎勵就是與壽命有關,有沒有別的任務獎勵,這個暫時還不知道。
還有可用壽命……這個“可用”到底是什麼意思,暫時也還不知道。
現在張昊倒也不急,他知道特殊簽約球員參加賽事能給他帶來好處後,就開始關注那些有的沒的的比賽,本來有的他瞧不上的,也多有關注,不過暫時隻是關注,得先把中投練好,還有就是接下來的扣籃大賽和訓練營,都得想辦法把握一下,最終什麼都沒得到也不打緊,可以多認識一點高中生才也是極好的。
既然決定了要參加,且已經報名參加了,那張昊自然得計較好能得到什麼回報,蚊子再也是肉,和一些未來鐵定能成功的人打好關係,哪怕隻是混個臉熟,總不是壞事。
突然,張昊想起一件事,就是那個球員探測功能,可以探測皮爾斯的實力嗎?
張昊真的很好奇啊!
字幕馬上給了回應。
“保羅-皮爾斯,身高195公分,體重108公斤,能力評價67,進攻7,防守61,
身體素質:速度85,力量85,彈跳7……
投籃:三分68,中投69,上籃87……
技術:控球8,傳球6,低位背身單打6,高位背身單打65……”
還真能探測!
張昊看著皮爾斯比他高了足足5點的評價,不覺得意外,皮爾斯會特別多的技術,比他單調的跑位接球打法要豐富多了。
確實他張昊的單項特長——跑位接球投籃很好,比皮爾斯更好,運動能力也更強,但皮爾斯技術太全麵了,從就跟著倆運動員哥哥混,倆哥哥展現出成為職業球員的潛力後,俗話,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倆哥哥周圍的人也逐漸都變成了起碼是有一級聯盟大學的實力的年輕人,常帶著皮爾斯混,其中不乏學生裏的籃球高手,久而久之,皮爾斯的技術愈發全麵。
如果同時到大學鍛煉兩三年,皮爾斯這種什麼類型的基礎技術都好的球員,明顯比張昊更有機會進入NBA。
張昊這幾也在了解適應這個年代,一開始真的很難接受手裏沒有智能手機,很難接受信息交流如此滯塞,其實時候也是這麼過來的,但“由奢入儉難”,在獲取信息太容易的時代過了那麼多年,突然回到這樣的時代,真的很難適應。
但沒辦法,隻能慢慢適應。
適應的方式之一,就是通過報紙、電視新聞了解事情,主要了解的是NBA選秀方麵和NAA強隊爭奪才高中生等事情。
這不,吃完披薩,皮爾斯繼續打遊戲,正好打開電視看美國有線電視台體育頻道的午間新聞。
“據前方記者阿萊卡-斯賓塞了解,今年NBA選秀第一順位最大熱門、維克森林大學魔鬼執事隊19歲才中鋒蒂姆-鄧肯拒絕提前參加選秀……”
主持人念著新聞稿,畫麵切換到了蒂姆-鄧肯在大二賽季的比賽集錦,簡直強得不像話!飛遁地無所不能,張昊看著畫麵裏的那個男人,不像那個基本功紮實得不行的麵癱,反而很像霍華德或者大衛-羅賓遜,又能跑又能跳,還猛!
要想阻止鄧肯,除非不讓他接球,要不就兩三個人掛在他身上,那身板,在大學簡直無敵了,畫麵衝擊感堪比奧尼爾。
這時候,畫麵中貼出了美國有線電視台為鄧肯做出的選秀報告。
蒂姆-鄧肯,中鋒,19歲,07公分,0磅。
模板:下限大衛-羅賓遜或者摩西-馬龍,上限超越哈基姆-奧拉朱旺。
“屮!”
看到這個選秀模板,張昊直接噴出來了。
這個選秀預測,要不是張昊知道鄧肯真的那麼叼,從當前奧拉朱旺剛拿下兩連冠地位堪比喬丹的如日中之勢看,真會以為給出這個選秀報告的媒體瘋了。
這不,聽到張昊用那個中文詞罵街的皮爾斯湊上來一看,也噴出了一句F開頭的單詞。
“給這個選秀預測的家夥是瘋了吧?喝多了嗎?下限大衛-羅賓遜?我看過這家夥打球,我承認他很厲害,但是和奧拉朱旺比?如果他能超越奧拉朱旺,我皮爾斯就在洛杉磯大街上裸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