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李沐陽之所以選擇在此時推出,而且第一部就是西遊記這種膽大包天,離經叛道的,其中固然有賺錢的心思。
但更多的卻是想要打破這個世界原本的觀念,也就是摧毀所謂神明籠罩在大家頭上的枷鎖,讓得大家不要再迷信了。
要相信自己,相信人定勝天,不要再被所謂的神明牽著鼻子走了。
因為李沐陽自己是不信這些的,認為神明都是一群虛偽的東西,就像許多人內心所想的那樣,要是這個世界真有神明的話,為什麼不解救大家於水深火熱之中呢?
在他們的信徒最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到哪裏去了?
就可見,相信所謂的神明是沒用的,在這絕境之下,隻能相信自己,也隻能想辦法自救。
而恰巧西遊記就有這個隱射,像是取經的九九八十一難,就是天上的神明故意弄出來的東西,是一個圈套,就像耍猴一樣,想方設法的讓唐僧師徒不得不鑽進去,達到迷信他們,相信他們的目的。
可見神明背後都是往往都是虛偽,佛祖傳經也並不是真心實意的想要普度眾生,而就是想要吸納信徒。
而且還故意把過程設置的複雜無比,要經曆什麼九九八十一難,以證明他們的權威性。
但其中領頭的,卻根本就是他們佛門自己人,相當於是自導自演了一出好戲,糊弄一些愚昧的人,但隻要是明眼人都能一眼看穿。
也就隻有那些麻木死板,不知變通的人才會相信這些東西。
事實就是如此,李沐陽也希望大家能通過現象看本質,能通過西遊記這部明了一些東西,以後不要再對所謂的神明那樣盲目崇拜了,他們是靠不住的。
不過顯然,胡紀風他們還沒有領悟到這個程度,還隻看了一個開篇,以為李沐陽就是單純的寫了一部離經叛道的,是當成一般的爽文來看,非常過癮。
也是,如果西遊記隻有前麵孫大聖單純的大鬧天空,而沒有後麵的九九八十一難的話,那麼它就的確隻是一部單純的爽文,跟現在的網絡也差不了多少,成為不了四大名著。
正是後麵的九九八十一難,讓它產生了質變,達到了了不起的程度。
因此李沐陽也不著急,他相信這個水世界上沒有太多的笨蛋,大家都是聰明人,隻要繼續看下去,就能明白他的良苦用心了。
也不錯,就見大家是繼續這樣沉迷其中的看下去,看到美猴王孫悟空威風凜凜的反下天去自立為齊天大聖之後,天庭竟是再度招安,真封了他為齊天大聖,掌管仙界蟠桃園,也是讓得他們好似感同身受,爽點爆炸,個個都樂開了花。
特別是見到書中關於蟠桃園的描述:夭夭灼灼,顆顆株株。夭夭灼灼花盈樹,顆顆株株果壓枝。果壓枝頭垂錦彈,花盈樹上簇胭脂。時開時結千年熟,無夏無冬萬載遲。
還不是玄都凡俗種,都是瑤池王母自栽培,也是看的他們口水直流,都快水漫金山了。
畢竟在這水世界上,別說這種仙桃了,就算普通的桃子他們這一輩子都沒見過,更別說吃了,也隻能在夢裏想桃子吃,所以此刻光是看描述,就是看的口齒生津,無比想吃,心中跟有貓爪子在撓似的。
而且據書中所說,這可是仙桃,非同一般,有三千年一熟的,人吃了就成仙了道,體健身輕。
還有六千年一熟的,人吃了就能霞舉飛升,長生不老。
更厲害的還有九千年一熟,人吃了與天地齊壽,日月同庚。
看的他們是更加的心急火燎了,狂咽口水的同時,都是無比迫切的想要嚐一嚐這傳說中的仙桃到底是啥滋味,真的能長生不老嗎?
這要是能咬上一口,哪怕死都值了啊,內心的那股饑渴是不僅更加濃烈了。
好在他們幻想的對象,齊天大聖孫悟空是替他們完成了這個心願。
就見書中寫到,這無法無天,不遵禮法的齊天大聖,是同他們一樣,想吃桃子了,於是直接無視天規,脫了冠服,爬上大樹,揀那熟透的大桃,摘了許多,坐在那樹枝上自在享用。
看得他們當真是大呼過癮,仿佛真的是自己吃到了傳說中的仙桃般,一個個都是美得冒泡,鼻涕泡都樂出來了。
再然後,他們的偶像,也是他們精神化身的大聖偷吃蟠桃還不過癮,當從來摘桃子的七仙女口中得知王母召開的蟠桃大會竟然沒請自己之後,也是氣得大怒,直接定住了七仙女,然後氣衝衝的趕到瑤池,準備大鬧蟠桃盛會。